胡殿文
所谓清气,原意是天空中的清明之气,引申为清正廉洁、光明正大之气。以清贫、清气追求人生,精神生活就会充实、满足,心胸开阔舒展。“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清气,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政治态度,能让人冷静、让人淡定、让人廉洁。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廉为重,一尘不染做官。否则,放弃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导致政治信仰动摇、理想信念淡化、道德防线失守、价值取向失衡、精神追求低下、心理产生扭曲,最终私欲膨胀、腐化堕落、自毁前程。
权力是把双刃剑,可以变成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平台,也可以成为你身败名裂的枷锁。权力一旦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地狱之门便随时为你打开。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权力与做事的关系,把做官看成做事,为了做事才做官,明白权力是做事的平台而不是谋利的工具,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同时,要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越大,越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谨慎地对待权力,审慎地用好权力。在私欲面前,不要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幻想,要秉持“不畏人知畏己知”的境界,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世事浮华,诱惑多多,要做到信念不缺失、精神不滑坡,就要以清气作为从政之本。清气足了、心宽了、干净了、正派了,才能堂正做人、踏实做事。
所谓底气,原意是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底气足,就能引吭高歌。底气也指一个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只要心中有底,不论你表现得多么谦卑、多么客气,别人都能感受到你自信有力。底气是内在素质从内心里迸发出的豪气、操守、品位。底气,是立业、创业、敬业之基、之根、之源,是心中把事业干好的一股不可磨灭的士气。如果底气不足,就会失之于软、困之于力、流之于俗、败之于事。对此,做人要讲底气、做官要靠底气、执政要扬底气。靠底气解决问题,是干事创业的根本所在。这种底气来自何方?首先是自身要干净,要正派,自身不干净,说话就无力,办事难服众。即便你身处高位,也只能是喧嚣一时,群众不可能从内心尊重你,相反,人们身后鄙视你、唾弃你。
民族英雄岳飞说过,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太平矣。就是说,文官要廉洁奉公,武官要不怕牺牲,这样才是良好的政治生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郑培民、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人正是自身清廉,才能够心无旁骛,勇于担当,为民服务,创造出不凡的业绩。树无底肥难成材,人无底气不壮。清廉在身,底气方足。人要自信有力,必须做到清正廉洁——忠清直亮,德性第一;崇廉鄙贪, 方为世范。廉洁清心,廉洁是立身之本,廉洁是执政之根,廉洁是兴邦之基。领导干部自身立得正、行得端、走得稳、干得优,说话才会有人听,办事才能服众,干事才能成功。概言之,有清气才会有底气——底气源自清气,清气是底气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