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2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学生暑期生活系列报道之一

发布时间:2014-07-22 14:47:20  

孩子,暑假你都消费什么

——关注学生暑期生活系列报道之一

记者 君瑞

眼下,暑假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市区内各大商场、KTV练歌房、电影院、旅行社、培训班依然有各种稚嫩或者年轻的面孔。据了解,近年来商家们纷纷抓着学生们两个月的暑期时间,大力推行各种有形、无形的商品,学生暑期消费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那么,这种整体趋高的暑期消费行为到底能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多大帮助呢,记者通过连日走访,对此进行了调查。

中小学生:旅游、兴趣班

在市区交通路东段乐海琴行,记者见到了正在学琴的汪辰忆。今年6岁半的汪辰忆在这个暑假里除了学习钢琴,还有绘画、英语要学。提起孩子的暑期消费,汪辰忆的父亲先生直叹气:“平时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花在孩子身上了,暑假原本是家长和孩子都应该放松的时候,结果反而比开学后还累,钱更是‘噌噌噌’地往外出。”据先生介绍,孩子报兴趣班时,都是找最好的老师,所以花费相对多一些。比如钢琴,一节课就要100元,一个礼拜上3次,整个暑假下来2000多元钱就出去了,加上其他的课程,整个课外培训要花去近万元。期间,还要抽出几天时间带孩子出去旅游。“现在条件也允许了,能带孩子出去长长见识也挺好,花钱就花钱吧,大人们挣钱不就是给孩子花的嘛。”先生无奈地说。

与汪辰忆一样,暑期旅游是不少学生的必选项目。记者看到,市区内很多家旅行社都推出了亲情游、海岛游、夏令营等特色旅游项目,出省的热门旅游线路收费都在2000元以上。

刚带孩子去厦门旅游归来的女士称,她每年暑假都会带孩子外出旅游一次。她算了一笔账:他们这次是跟团旅游,每人2350元,但这笔费用只包括食宿、交通和部分旅游景点门票开支,在自费景点和购物方面还要另外付款,加上旅途中购买的纪念品、土特产、零食小吃等,母子二人6天花了近8000元。女士说,孩子开学后一般都会在一起讨论暑假都去哪儿旅游了,而且,在他们眼中,似乎不出省就不叫旅游。“我们家每年暑假旅游都要支出几千元钱,但跟有的孩子出国旅游动辄花费数万元相比,这些支出还算能够承受。”女士说。

市九洲旅行社总经理魏黎告诉记者,暑假期间,会形成一个外出旅行的高峰期,各旅行社都会主动围绕学生做线路。“暑假期间, 大部分成年人都是因为孩子才外出旅行的。”魏黎说,“带着孩子外出转转,缓解缓解学习压力,让孩子增长一些见识,是大多数家长带孩子外出旅游的目的。” 

“很多家长往往只是选择一个旅游胜地,带着孩子跟团走一圈就回来了,孩子最后只记得去了某个地方,却全然不记得那个地方的风俗人情、历史典故。外出旅游不是花费越多就对孩子越有帮助,你说你花几万元到罗马旅游,孩子却对罗马废墟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他会觉得这趟旅游无聊透了。”魏黎提醒广大家长,为孩子制订的暑期出游计划一定要以有助于孩子成长为前提,可以提前让孩子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渊源、名人轶事等,切不可让暑期旅游成为孩子开学后拿来炫耀的资本。

准大学生:聚会、数码产品

很多准大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会将数码类产品如电脑、手机等备齐。因此,数码产品消费在暑期消费季中占了重要一席。

“暑期购买或者咨询数码产品的顾客多为准大学生,他们都会在上大学前备齐电脑、手机。”城区一家数码产品专营店负责人说。

市区解放大道一苹果手机专卖店里,女士正带着18岁的儿子买手机,儿子最终选中了苹果5S。“手机买好了,还想要平板电脑。孩子今年高考考得不错,这些就算是给他的奖励吧。”女士说。

黄淮学院老师李敏告诉记者,新入学的大学生一般都会有手机和电脑,虽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但也并不是非得人手一台电脑不可,学校机房内提供的电脑足够满足学生用来上网学习、查资料。“有的学生纯粹是因为攀比心理作怪,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父母辛苦赚来的钱能赶上你跟随潮流的脚步吗?”李敏说。

除了购买价格不菲的大学“装备”,聚会也占去了准大学生们消费的一部分。在市区的多家西餐厅、KTV练歌房,大多数消费人群则是学生。在市区文明大道一量贩式KTV练歌房里,一位服务员告诉记者,自高考结束后,下午的生意就明显比往常好,绝大部分顾客是学生。“我们暑假过完就要各奔东西了,平时各自都在辛辛苦苦地读书,现在高考结束了,家长和老师都不再管我们,我们当然要抓紧时间玩吧,把高三期间的压抑和即将上大学的激动都释放出来。”正在等待开包厢的市一高毕业生小张说。记者了解到,在量贩式KTV练歌房里唱一下午虽然只需要几十元,但小张和他的同学们都会再点一些饮料、果品,而这些东西比市面上要贵很多,最终算下来往往要消费几百元。

记者了解到,像小张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剩下的就是和同学之间尽情娱乐。

建议:学生消费应理性有度

在驻马店高中任教的老师说:“暑期期间,同学之间的聚会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花销可以更合理一些。当前学生群体俨然已成为暑期市场消费的新主力,但是,很多学生假期消费都存在三个误区:一是自身的超能力消费,有的甚至大大超出父母给的生活费;二是父母的宠爱消费,主要表现为父母怀着弥补孩子的心理进行补偿性消费;三是放任消费,主要表现在对电子游戏的无度和不节制消费上。”

老师指出,时代在进步,当今的学生比十几年前的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在消费需求、态度和行为方面,表现出了与以前大不相同的特点,一些家庭条件不错的学生存在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的非理性消费现象;另一方面,许多学生上大学后,对父母给的辛苦钱不知道珍惜,这对于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有关专家建议,家长们要树立“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观念,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奢侈攀比要不得,超前消费要不得,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暑假期间,应该注重成长性消费,比如参观对成长有益的各种人文景观,做一些暑期社会调查等,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