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你都消费什么
——关注学生暑期生活系列报道之一
记者
眼下,暑假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市区内各大商场、KTV练歌房、电影院、旅行社、培训班依然有各种稚嫩或者年轻的面孔。据了解,近年来商家们纷纷抓着学生们两个月的暑期时间,大力推行各种有形、无形的商品,学生暑期消费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那么,这种整体趋高的暑期消费行为到底能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多大帮助呢,记者通过连日走访,对此进行了调查。
中小学生:旅游、兴趣班
在市区交通路东段乐海琴行,记者见到了正在学琴的汪辰忆。今年6岁半的汪辰忆在这个暑假里除了学习钢琴,还有绘画、英语要学。提起孩子的暑期消费,汪辰忆的父亲
与汪辰忆一样,暑期旅游是不少学生的必选项目。记者看到,市区内很多家旅行社都推出了亲情游、海岛游、夏令营等特色旅游项目,出省的热门旅游线路收费都在2000元以上。
刚带孩子去厦门旅游归来的
市九洲旅行社总经理魏黎告诉记者,暑假期间,会形成一个外出旅行的高峰期,各旅行社都会主动围绕学生做线路。“暑假期间, 大部分成年人都是因为孩子才外出旅行的。”魏黎说,“带着孩子外出转转,缓解缓解学习压力,让孩子增长一些见识,是大多数家长带孩子外出旅游的目的。”
“很多家长往往只是选择一个旅游胜地,带着孩子跟团走一圈就回来了,孩子最后只记得去了某个地方,却全然不记得那个地方的风俗人情、历史典故。外出旅游不是花费越多就对孩子越有帮助,你说你花几万元到罗马旅游,孩子却对罗马废墟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他会觉得这趟旅游无聊透了。”魏黎提醒广大家长,为孩子制订的暑期出游计划一定要以有助于孩子成长为前提,可以提前让孩子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渊源、名人轶事等,切不可让暑期旅游成为孩子开学后拿来炫耀的资本。
准大学生:聚会、数码产品
很多准大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会将数码类产品如电脑、手机等备齐。因此,数码产品消费在暑期消费季中占了重要一席。
“暑期购买或者咨询数码产品的顾客多为准大学生,他们都会在上大学前备齐电脑、手机。”城区一家数码产品专营店负责人说。
市区解放大道一苹果手机专卖店里,
黄淮学院老师李敏告诉记者,新入学的大学生一般都会有手机和电脑,虽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但也并不是非得人手一台电脑不可,学校机房内提供的电脑足够满足学生用来上网学习、查资料。“有的学生纯粹是因为攀比心理作怪,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父母辛苦赚来的钱能赶上你跟随潮流的脚步吗?”李敏说。
除了购买价格不菲的大学“装备”,聚会也占去了准大学生们消费的一部分。在市区的多家西餐厅、KTV练歌房,大多数消费人群则是学生。在市区文明大道一量贩式KTV练歌房里,一位服务员告诉记者,自高考结束后,下午的生意就明显比往常好,绝大部分顾客是学生。“我们暑假过完就要各奔东西了,平时各自都在辛辛苦苦地读书,现在高考结束了,
记者了解到,像小张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剩下的就是和同学之间尽情娱乐。
建议:学生消费应理性有度
在驻马店高中任教的
有关专家建议,家长们要树立“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观念,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奢侈攀比要不得,超前消费要不得,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暑假期间,应该注重成长性消费,比如参观对成长有益的各种人文景观,做一些暑期社会调查等,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