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草苫忙 稻草变黄金
11月5日,汝南县古塔街道办事处十里铺村民陈彦利高兴地说:“过去织一条草苫才6元钱,现在加工是20多元钱。俺仅加工草苫一天下来能收入几百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据悉,古塔街道办事处有温棚4000余座,每年从事草苫加工创收的农户有10多户。仅此一项,从业者的收入就在万元以上,不起眼的稻草如今铺就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路”。
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王付云 摄影报道
加工草苫忙 稻草变黄金
11月5日,汝南县古塔街道办事处十里铺村民陈彦利高兴地说:“过去织一条草苫才6元钱,现在加工是20多元钱。俺仅加工草苫一天下来能收入几百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据悉,古塔街道办事处有温棚4000余座,每年从事草苫加工创收的农户有10多户。仅此一项,从业者的收入就在万元以上,不起眼的稻草如今铺就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路”。
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王付云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