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付明 通讯员 刘先莉
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孔,一样的身高体型,相同的白色T恤,当徐浩然、徐浩鑫兄弟俩一起出现时,周围的人很难分清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就连带了他们3年高中的班主
兄弟俩对物理最感兴趣
徐浩然、徐浩鑫出生于平舆县射桥镇前张村大徐村民组。记忆中,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一年到头只有夏、秋两季农忙以及春节时,能够和父母待上几天,平时的生活、学习都靠爷爷、奶奶照顾。
兄弟俩从小一起长大,小学六年、初三一年、高中三年都在一个班,哥俩感情非常好,从来没有闹过矛盾,生活中几乎形影不离。
小学时,他俩对自然这门课程很感兴趣。书本里讲到的一些自然现象引起了小哥俩的强烈好奇心,他俩并不满足于书本里讲的知识,总是动手去验证书本上的说法。爷爷是名乡村医生,家里用过的输液瓶、输液管等都成了哥俩现成的实验工具。后来他俩发现了一本好书——姐姐的物理课本,课本上讲的一些物理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兄弟俩的兴趣,他俩如饥似渴地研读起来,并亲自动手制作课本上提到的家庭小实验。家里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曾被兄弟俩当成宝贝,他俩制作出一个小的发电机装在自行车上,当自行车运动时,便将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尽管实验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但动手制作的过程,以及实验产生的效果让兄弟俩兴奋不已,越发对物理感兴趣,动手能力也不断提高。
上初中了,哥哥跟弟弟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位教物理的班主任。然而事与愿违,兄弟俩分在了不同的班级,弟弟的班主任是一位物理老师,而哥哥的却不是。但这并没有影响兄弟俩共同探讨物理的兴致,哥哥在羡慕弟弟的同时,也更加努力去学习。上高中后,俩人又分在一个班级,班主任恰好是一位物理老师。高一时,课程不是很紧张,哥俩总喜欢找班主任探讨一些深奥的问题,比如相对论等。
共有一个“航空航天”梦
一批志愿报考马上就要开始了,兄弟俩经过认真选择,哥哥准备报考武汉大学,弟弟的理想则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哥哥遗憾地说,他的梦想是北京航空航天,但分数不够理想,就选择了武汉大学。至于专业,他说自己非常喜欢飞行器方面的专业,但父母则希望他能够继承祖业学习医学。兄弟俩的爷爷是十里八村有名的乡村医生,父亲也学过医,家人希望浩然学习临床医学,在医学方面有所成就。
弟弟瞄准了南京航空,他希望学习电子类专业,这可是自己从小到大最大的兴趣。浩鑫说,小时候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玩具,兄弟俩便琢磨着自己动手去做,他们做得最多的,就是叠纸飞机。上了高中,兄弟俩曾叠了一个半米多高的纸飞机,放在身旁激励自己。小时候最先认识的字就是“中国航空航天”六个大字,那是家里墙壁上唯一一张画上写的。画面上的蓝天、飞机曾经引起兄弟俩多少遐想啊!也许从那个时候起,理想的种子就埋在了幼小的心灵。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如今终于可以实现心中的梦想了,浩鑫说,他感到非常开心。尽管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浩鑫明确表示,读了本科会继续深造,去读研究生,甚至博士,他要把自己热爱的专业读精、读透!
家人、老师眼中的“乖孩子”
就在笔者见到兄弟俩的前一天,他俩刚刚给地里的玉米打完农药。家里种了8亩地,爷爷、奶奶年近七旬,父母又不在家,一些农活便落在了兄弟俩的肩上。兄弟俩很懂事,总是毫无怨言地抢着去干。
浩鑫说,家里祖辈没出过大学生,包括身边的亲戚也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家人都希望兄弟俩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所以尽量不让他们干农活,担心影响学习。高考成绩出来那天,爷爷当场就哭了。奶奶一边劝慰着说,这是好事,孩子考这么好,哭啥呢!一边也止不住流了眼泪。兄弟俩知道,这是幸福的泪啊,两位老人盼着这一天不知盼了多少日日夜夜。
在班里,浩然是班长,高中3年都是。班主任鲁寅森说,兄弟俩3年来从没受过老师的批评,一次都没有,他们不但懂事、勤奋,也很谦虚,懂得谦让。尤其是作为班长,浩然不仅学习好,而且组织协调能力强,在班里很有号召力,在他的带领下,班级学风非常好。他经常组织召开班会,让同学们在一起交流学习方法、切磋学习技巧,谈理想、谈未来,不仅融洽了同学关系、加深了友情,也让同学们相互之间找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班主任鲁寅森自豪地说:“在今年的高考中,全班63名同学齐头并进,全部进入二本线,其中一本线以上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