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学忠
孩子上学要托关系、做个手术要送红包、承包工程要利益分成、个人进步要会跑会送……社会生活中的“求人”之痛,印证了歪风邪气的为害之重、积弊之深。
一些不正之风是规章制度之外实际存在的不成文、不公开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尽管为多数人所不齿,可又无远弗届地影响着人们关键时刻的选择;尽管摆不上台面,可又无处不在地彰显着另一种力量和能量。
歪风邪气为什么会不翼风行、广为流布?无论是打招呼的“大天线”、“小天线”,还是顶大用的“票子”、“条子”;无论是投桃报李的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还是利益结盟的亲友圈、老乡圈,都是潜规则发挥作用的便捷通道。能够“逢山开道,遇河架桥”的,只有逃出笼子的权力。
歪风邪气为什么能得到认同、攻城略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潜规则虽然不是什么红头文件、公序良俗,但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比如,“明知不对,又怕吃亏”的盲从心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攀附思想、“欲罢不能、吃着上瘾”的“臭豆腐心态”等,让许多人或身不由己、或心甘情愿地被潜规则绑架和裹挟。
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潜规则的克星是不容变通的铁规矩。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越是敏感的岗位,越是群众意见集中的地方,越需要规范权力的运行机制,越需要领导干部秉公用权、不徇私情。
哲人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当按规矩办事成为整个社会的风尚,当法治思维和规则意识深入人心,哪还会有潜规则的生存空间和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