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育南 通讯员 曹春辉)为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黑诊所”、“医托”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基层群众就医安全,近期,西平县卫生局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医疗机构集中整顿。
据悉,此次集中整顿重点查处基层医疗机构、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其依法执业,进一步规范全县医疗秩序。该局对全县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健全监管档案。根据人员、设备和技术水平,严格审查诊疗科目,明确业务范围。对于达不到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的,依法暂停执业,责令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和群众投诉作为执法监管的重要依据,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等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为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管,该局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进一步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参照病历管理规定,完善门诊记录制度,确保门诊病人和诊疗情况的可追溯性。加强内部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要求医政部门在审核、验收过程中主动邀请卫生监督人员参与,实现监督关口的前移;卫生监督部门将医疗机构监督执法结果及时告知医政部门,与日常医疗管理、年度校验、医师考核等工作相衔接。同时充分发挥打击非法行医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积极主动与公安、药监等职能部门沟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打击不力、移交不畅问题。
该局还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手术室、透析室、口腔科、产房、消毒供应室、注射室等重点部门的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重点环节管理,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建立健全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消毒器械等进货验收登记制度和使用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感染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等现象,严肃查处出租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资格证书》和《护士执业证书》等行为,纠正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批过程中存在的越权审批现象,大力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监管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