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王付云)5月29日,地处宿鸭湖畔东畔荒滩的苗东明鹅厂格外热闹,一个个大白鹅被装笼上车,即将卖到外地。“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吃绿色食品,俺在荒滩养殖的1000多只鹅不到成年就被订购一空了。”汝南县古塔街道办事处十里铺三组的苗东明一边掂着鹅,一边高兴地说。
该办事处荒滩养殖已经有多年历史,现在天然养殖成了有经济头脑农民的“致富经”。苗东明掰着手指边说边算着账:“现在利用这些荒滩搞养殖,俺养的鹅一只能长到5公斤左右,每只能卖100元,一茬喂养下来就能收入几十万元呢!”
本报讯 (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王付云)5月29日,地处宿鸭湖畔东畔荒滩的苗东明鹅厂格外热闹,一个个大白鹅被装笼上车,即将卖到外地。“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吃绿色食品,俺在荒滩养殖的1000多只鹅不到成年就被订购一空了。”汝南县古塔街道办事处十里铺三组的苗东明一边掂着鹅,一边高兴地说。
该办事处荒滩养殖已经有多年历史,现在天然养殖成了有经济头脑农民的“致富经”。苗东明掰着手指边说边算着账:“现在利用这些荒滩搞养殖,俺养的鹅一只能长到5公斤左右,每只能卖100元,一茬喂养下来就能收入几十万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