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9年04月01星期一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登义 去地球“三极”科考

发布时间:2019-04-01 09:21:18  

青藏高原的苍茫冰雪见证了探险者的勇者无惧,也留驻过科学家的坚韧劳作。

高登义曾经8次赴珠峰考察,为登山活动、奥运圣火传递提供了准确的天气预报。在征服地球“三极”的科考之余,撰写过《中国山地环境气象学》等3本科学专著和70多篇论文,堪称我国大气科学野外考察先行者。

高登义用“登极取义、知天知己”8个字概括自己跋山涉水的科考生涯。为了国家科研事业,他先后40余次前往条件特殊的地球“三极”。

在高登义看来,人并不需要总想着征服自然,在认清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与自然为友,去亲近世界、探秘未知,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高登义:著名极地探险科学家,现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我国第一位完成地球“三极”(注: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人,撰写出版专著《中国山地环境气象学》等近百万字,科普著作近20部。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奖项和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登山天气预报的“诸葛亮”

与高登义初次见面,笔者不敢相信,眼前这位体格健壮、思路清晰的老人已步入耄耋之年。

当提及昔日科学考察时,他沉吟片刻,带着些许四川口音,娓娓道来那些人、那些事。

在山地气象考察研究界,高登义由于贡献了大量精准的登山天气预报,获得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登山天气预报的诸葛亮”。但正如大多数成长故事的开端一样,初出茅庐的高登义,工作经历并不那么平顺。1965年底,已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两年的高登义接到一项绝密级科研任务。党组织决定派他参加第二年开始的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在队中负责研究该地区的天气气候特征。为什么选中的是他?高登义无从得知。暂时和家里人切断了联系的他于1966年春到达珠峰大本营,参加登山天气预报组。

高登义做的是海拔7000米~9000米处的风向风速预报。他告诉笔者,高海拔地区风速很大的时候,大风会把人体热量带到空气中,使身体感觉到的气温比空气实际温度更低,这种感觉中的温度也被称为“体感温度”。观测统计表明,体感温度低于零下30摄氏度时,登山者就有冻伤的危险。为了捕捉到风的变化,高登义自制了三个预报工具。

一天深夜,预报组聚在一起,讨论天气预报。高登义根据自己的预报工具,预报次日风速可能要加大。组长彭光汉抛出一连串问题:“风速加大多少”“持续多长时间”……高登义无法提供确切数据。在此之前,中国登山队只踏上过珠峰一次,没有留下多少历史气象资料,仅靠简易的工具,不到30岁的高登义回答不出,资历更深的前辈们也没给出有价值的建议,结果,大风没有被列入预报结论。

22名向山上运送物资的登山队员如期出发了,狂风呼啸,空中犹如下刀子,在通过7500米的大风口时,16名队员遭遇不同程度冻伤。谈及往事,开朗健谈的高登义沉默了,他身体微颤,声音哽咽:“有人手指被截断了,有人脚趾被切掉了,还有的鼻尖没了……”当他们去看望伤员时,没人埋怨,更没人指责。高登义回到宿营地暗下决心:一定要提高登山天气预报水平,不让截肢事故再次发生。

从1966年开始,高登义先后8次参与了珠峰考察,他收集了大量气象资料,认真探索珠峰地区天气变化规律,总结出一个个预报思路和方法,先后发表多篇介绍登顶时段选择的论文。2003年5月11日到21日,高登义在中央电视台《珠峰气象站》栏目中做了11天的攀登珠峰的天气预报,准确预测出21日到24日是登顶的好天气,中国和世界各国登山队顺利在此时段登顶。2007年,高登义被聘请为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的气象顾问。5月初,他向珠峰大本营副总指挥张江援发出短信:“3天后将有宜于登顶的好天气。”5月9日,19名队员登上顶峰,奥运圣火传递成功。

高登义(红衣者)与高中生一起在北极冰川考察。

遭遇冰崩 南极圈里知天命

1988年到1989年,高登义乘上“极地”号,成为南极考察队中的一员,赴南极大陆建立中山站。

想把建站物资运到南极,先要有破冰船来突破通往南极大陆的重重浮冰。但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经济条件有限,只能从芬兰购买一艘超期服役的货船,改造成“极地”号。不久,“极地”号就被浮冰撞出一个洞。

这次撞击仅是险情的序曲,1989年1月14日,沉闷的巨响敲击了每个考察队员的鼓膜——“极地”号船头左前方1000米,水柱混杂着冰雪,上喷百丈,形成“蘑菇云”的盛况,大量冰体四散开来,顺势前冲……这种现象被称为“冰崩”,是由南极冰盖边缘的冰川快速移动进入海洋而引发的。如此大的冰崩,1989年前没有在南极发生过。从马力、钢板厚度和质量、长宽比几个参数来看,“极地”号算不上破冰船,只能说是一艘抗冰船,不具备破冰开拓航道的能力,一旦遇上硬度大的冰,船体钢板还极易被划破,给考察活动带来巨大威胁。陷入坚冰包围圈的考察船只能停在原地。更坏的消息还在后面,苏联站打来电话通知,可能还有更大的冰崩。

船队的紧急碰头会上,气氛沉闷而凝重,无人发言。船长突然将目光投向了高登义:你是专家,说话呀!高登义“噌”地站起来,冒出一句:“这种预告没有依据!”身边人拉了下他的衣角,示意不要把话说得太满。高登义不为所动:“我负责!”

第二次冰崩果然没有发生,高登义的判断应验了,大家的恐慌有所减退。浮冰封堵去路,无法前行的“极地”号保持马达发动、全员警戒,116名队员等待着突围机会。原地滞留7天后,1989年1月21日,命运眷顾了考察队,外出侦测的直升机回报“周围的浮冰裂开了!”“极地”号像一条鳝鱼,游走在浮冰裂缝里,慢慢靠近南极大陆……后来,高登义将南极科学考察日记集册出版,命名为《南极圈里知天命》。书名有两重含义:一是那年他年届五旬,步入知天命年纪;二是他在提醒自己,实现理想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因势而行。

高登义对“征服自然”有自己的理解。冰崩围困“极地”号时,考察队曾用数十吨炸药破冰开道,想令浮冰让道,完成建站运输任务,但密集的浮冰立刻又合拢来,恢复原状,炸药的威力也没“征服自然”。7天后,浮冰按照自己的规律,不炸自开,“极地”号抓住时机,冲出重围。

“极地”号由于在路上耽搁了近一个月时间,为了赶进度,全体队员不分职务高低,一起干上了体力活,教授扛石头,研究员倒砂子,负责搅拌水泥的高登义一天下来,两手肿得握不住筷子,只能改用刀叉。

1989年2月,中山站如期落成。

发现旧条约 推动北极建站

2004年,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北极上空,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黄河站。

这是中国人第一个永久北极科考站,它的名字已经写入了中小学地理教材。但在极地科考专业人士和爱好者之外,很少有人知道,黄河站的国际法依据是高登义从一部旧条约里发现的。

1991年8月5日,高登义受邀参加北极科学考察工作,他在朗伊尔宾一个博物馆播放的录像里看到了《斯瓦尔巴条约》的介绍:在1920年的会议上,挪威得到代管斯瓦尔巴群岛的权利。中国当时的北洋政府也在1925年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条约规定,35个成员国可以到斯瓦尔巴群岛建立科考站、开矿、办学校。

高登义向挪威卑尔根大学的教授叶新询问条约的细节,后者送了他一本《北极指南》,里面提供了《斯瓦尔巴条约》原文。他请教:中国如何才能在斯瓦尔巴岛上建立科考站?叶新说,需要和挪威的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合作。

回国后,高登义先找到南极考察办公室。然而,“南极办”并不能干涉北极事务,负责人建议高登义向中国科学院汇报。1991年9月,中国科学院领导听了高登义的“斯瓦尔巴条约与建立北极站”报告后,十分支持,在科学院的“九五”重大科研项目“极地与全球环境变化”中,专门设立了“斯瓦尔巴群岛建站调查研究”子课题,高登义被任命为课题负责人。

1995年5月,高登义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挪威,为北极建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6年,中国代表团出席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会议,以政府名义成为组织成员。2002年,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落成。

涉笔成趣 大手牵起小手来

海鸥紧紧靠近北极熊,它的嘴快与北极熊的大嘴接近了,似乎义正辞严地对它说:“抓住鱼有我们一份!”奇怪的是,北极熊居然老老实实地听着。

还有一只北极狐睡得挺香,而它身旁的另外一只北极狐却警惕地望着我们,仿佛在为它放哨。

我感到头上湿漉漉的,好像有液体在流动。拍完小燕鸥,我赶紧爬起来逃到附近的一个屋檐下躲避。一摸头顶,我才明白,原来燕鸥们是在用“尿弹”攻击我!

这些趣味十足的文字都出自高登义之手,长年的科考过程中,他“结交”了不少行走冰雪的动物朋友。

一位小听众这样描述了高登义的讲座:“高登义教授先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南极、北极,又介绍了我国建造南极、北极考察站的艰辛。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南极、北极的各种动物,如它们的生活习性、奇闻趣事。高教授讲得生动有趣,一点也不枯燥,他没有一点大科学家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高登义告诉笔者,自己本来学的是理论,第一次去珠峰纯属“组织安排”,但在任务中,他收获了兴趣,品尝到喜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习惯背上行囊,步履不停。

高登义希望孩子们和他当年一样,踏遍山河,通识草木,穿行奇峰幽谷,逐渐领悟到科学的魅力。他带去考察的两个中学生,在探索中对南极、北极的植物爱不释手,双双报考了大学的生物专业。“我很高兴看到中学生们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并树立起他们的科学理想,因为他们才是未来科学考察的中坚力量。”他说,传递好奇心与求知欲,是科学工作者毕生的责任。

(摘自《北京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