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风
当今社会,人们不仅需要工作,更需要快乐,不仅需要财富,更需要健康。可是当下,看手机的人多了,系统读书的人少了,锻炼的老年人多了,锻炼的年轻年人少了。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不用去医院。”清代学者李渔曾说:“予生无他癖,惟好读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除。”读书是一种追求健康长寿的人生境界手段。
古人说:体壮日健,心怡日康。根据刘利华观察,大作家、大学问家、大艺术家、大科学家都比较长寿。
夏衍活了95岁,冰心活了99岁,巴金活了100岁,他们是大作家。
钱钟书活了88岁,任继愈活了93岁,季羡林活了98岁。他们是大学问家。
齐白石活了93岁,启功活了93岁,贺绿汀活了94岁。他们是大艺术家。
钱学森活了98岁,钱伟长活了98岁,杨振宇96岁仍健康。他们是大科学家。
再往早了说,孔子活了72岁,孟子活了83岁,他们是圣人,在当时实属高寿。
他们为什么健康长寿呢?是因为他们一门心思专注于他们的追求和研究,不为世俗所迷,不为物欲所累,所以他们心理比一般人更平和、更安详、更纯净。他们神清气爽,精神愉悦,心理很健康。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获取精神食粮,不可缺少。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都可以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修身养性、通古博今、提高素质、有益健康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和爱好,有选择地去读你喜欢的书;读书多了,对你的工作事业、为人处世、人生价值、言谈举止、身心健康等都有好处。足不出户即可与圣贤对话,与哲人交流,与智者沟通,即可跨越国度,穿越时空,拥抱不同的世界,领略不同的文明,抚摸不同的心境,感受不同的人生。
读书是一种心情。一年四季,皆可以读书,春日读书,窗外桃花绽放,室内芳香缕缕,你可以选择一些诗歌、散文、言情之类的书阅读,在阅读中会让你在“春眠不觉晓”诗句中度过春天的时光。夏日读书,宜选深夜,万籁俱寂,凭案而读,你可以选择一些科幻、武侠之类的书阅读,会让你在紧张刺激中忘记夏日的热燥。秋日读书,在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你可以选择一下名著、传记一类的书阅读,在阅读中你可以了解整个故事情节,一个人的悲欢离合、坎坷的一生,入滋入味、浮想联翩,大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之感!冬日读书,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此时你可以选择一些历史、哲学一类的书阅读,在阅读中你会慢慢地遍访古今,慢慢地触摸中外,慢慢地审视社会,慢慢地梳理人生。无论什么季节你都应该选择一定的时间,抛开工作的繁忙、应酬的烦扰和世事的纷争,关掉手机,找一静处,专心致志地读自己心仪已久的好书。心静自然凉,心闲万事宁。此时读书会有“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慨!
读书是一种预防。南宋诗人陆游云:“读书有味身忘老,病需书卷作良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老年痴呆归根到底是因为大脑功能衰退,记忆力丧失。人在晚年,如能勤于读书则能促使“脑运动”。而不断的脑运动可以促进脑健康,从而通过脑协调与控制全身的功能,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勤于读书的人,大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张状态,以输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延缓中枢神经老化,带动血液循环,使全身各系统功能保持协调统一,促进人体健康。
宋代诗人翁森有两句诗:“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的境界,就是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决定你活得有多高,望得有多远,存在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