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9年03月05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把老年人“边缘化” 希望银行创新服务更贴心

发布时间:2019-03-05 08:58:29  

老年人在银行办理业务咋这么难

莫把老年人“边缘化”

希望银行创新服务更贴心

□全媒体记者 苏 莉

本报讯 “为何银行不针对老年人推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哪怕只是把单据上的字体印大一些都行啊!”昨天,市民李女士在市区一家银行办理业务,因前面排队的老人眼力不好,在柜台人员逐句解释后老人才签字,这让李女士和后面的客户多等十几分钟后感叹:为何老年人到银行办理业务这么难?

wangy19037.jpg

“老花眼”银行业务办理难

李女士向本报“3·15”维权专线反映,她当天上午到市解放大道一家银行办理非现金业务,排在号码最前面的是一位老人,因看不清银行提供的单据的字体,需要柜台人员逐句为其念出,他才安心签字,令该窗口“塞车”。

“现在去银行取钱,直接用取款机挺方便,可上面的内容我看不清,并且取款机有读秒时间,内容还没看完时间就到了。另外,银行业务单上的字体太小了,戴老花镜看着都费劲。”昨天,67岁的市民刘女士也拨打“3·15”维权专线反映,现在的银行服务日新月异,各种现代化服务设备确实方便了市民,可这些现代化的设备似乎把老年客户忘了。

“去柜台办业务的人太多了,可ATM机我用不好,你过来来帮帮忙吧。”昨天上午,在市文明大道中段一银行网点,记者看到一位老人因用不了ATM机正在寻求大堂经理的帮助。在大堂经理的指导下,这位老人顺利地使用ATM机取款。

对于刘女士说的银行业务单上的字体小,昨天上午,记者采访中发现,在填写清单处和银行柜台上均放置有老花镜。记者看到,一名约60多岁的女士前来办理业务,在柜台前签名时,该女士戴上银行提供的老花镜,想看清楚业务单上的内容,可业务单上的字根本无法看清楚,只能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导在指定位置上签名。

希望银行服务更贴心

“银行可以考虑增设老年人专用窗口,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服务环境,这样也能起到业务区分、提高效率的作用。”市民李女士建议。

针对老年人这一群体的服务,记者咨询了市内的几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银行作为服务行业,有义务让客户体验到更贴心的服务,比如为老年人提供老花镜、提供指引帮助等特别服务。但是,目前因多种原因并没有开设老年人柜台。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客户,多家银行都进行过多种尝试。几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银行安排专人为老弱病残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很多网点的大堂经理表示,看到老人,他们都会进行协助性服务,如帮助填写单据等。

“银行作为服务行业,服务好大众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随着银行无纸化办公、智能服务等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银行工作人员的特别服务。尽管很多银行想为老年人提供方便,但服务老年群体,并不是摆放几副老花镜、放大镜这样简单。”市民刘女士说,希望银行能够针对老年人创新一些服务形式,让老年群体享受到现代银行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