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9年03月04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城市总体规划绘蓝图三大发展带来新机遇

发布时间:2019-03-04 08:46:29  

8个港口200多万人口中心城市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绘蓝图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通讯员 李 

qif190361.jpg

近年来,驻马店社会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先后被评为全省2015、2016、2017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考核先进市,多次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平安建设先进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称号。

城市综合竞争力晋级为三线城市,被评为“2018年度最具活力休闲城市”,对未来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总规划已经不能满足驻马店未来发展的要求。2月26日,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评审会在我市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领导出席评审会。

记者从评审会获悉,根据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我市的发展目标为:“三化”协调、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之核;现代制造、商贸物流发达的产业集聚之区;山水秀美、文化特色浓郁的魅力宜居之城。

城市性质为:中原经济区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的制造业和商贸物流基地,生态旅游名城。

城市职能为:以高端食品制造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河南省装备制造和医药工业基地,豫南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区域交通枢纽,知名的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三大发展战略

带来发展新机遇

(1)提级强心战略

推动驻遂同城发展,强化中心城市资源集聚和服务效率。借力“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将遂平东南部与驿城区西北部统筹考虑,全方位统筹驻遂在功能组织、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空间布局等一体化发展,实现驻遂同城。

提升区域中心发展能级,打造“强有力”的组团城市集群。推动资源、要素向中心集中,集聚优势产业,提升驻马店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打造豫中南地区综合性中心城市。合理布局各组团城市的功能,通过建立空间布局合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增长极核,带动各组团优势特色产业差异化发展。

完善多向交通支撑体系,建设豫南区域性交通枢纽。利用京港澳通道,加快与郑州的国际重要通道以及主要经贸枢纽对接,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愿景与行动”。

(2)聚产兴业战略

绿色高端引领全领域、全产业链深度融合、转型升级,构建 “1311”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高端+”引领全过程、全领域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现状传统六大产业支撑为基础,通过实施“聚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推进产业链上游向下游延伸扩展、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攀升。发展绿色服务业和创新服务业,提升城市的区域地位。

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做强食品加工优势产业集群,做大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科技新产业集群,升级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绿色先进制造3大传统产业集群,强化商贸物流等服务产业集群,形成“1个优势产业集群、3个传统产业集群、1个新兴产业集群、1个服务业集群”共同发展的“1311”特色产业体系。

发挥农副产品原材料优势,以“健康绿色”为导向,形成严格的质量把关机制,强化产品研发、包装营销、管理运营,在国内外塑造驻马店农产品品牌形象。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升级发展为“国际化农产品加工业贸易平台”,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使驻马店成为国内外农副产业交流窗口。

提升创新研发能力,驱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施“大孵化器”战略,设立扶持新型科研机构,建立高效新型科研平台,大力发展新型科技服务,创新发展新型科技金融,促进传统企事业科研单位改革,完善“政产学研资介”创新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引入国内、省内农业科技类院校,促进研发机构落地。

(3)宜居引凤战略

培育“山水林田湖草城”有机生命体,营造自然与城市融合的绿色环境。依托嵖岈山、白云山、宿鸭湖、组团城区及广袤的农田,促进自然与城市融合。维护生态保护功能区,强化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的生态监管;加强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利用都市农业风光营造城市空间景观,实现城市绿色空间与乡村绿色空间的有机契合。

传承天中文化,提升城乡风貌特色,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深入挖掘驻马店历史文化内涵,配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新天中文化”品牌。在城市空间塑造和教育等多方面植入历史文化语境,通过场所营造唤醒都市人的文化乡愁。结合地方特色,培育“文旅小镇”、“历史文化小镇”、“红色小镇”、“运动休闲小镇”等系列特色小镇,增强地域认同感及归属感。

提升城乡宜居度和环境品质,吸引高级人才集聚和返乡人群回流。落实“百城提质”要求,加大城市“双修”力度,提升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公园、滨水空间和城市街道品质,营造人性化的城市场所,推进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和慢行系统建设,打造复合宜人的社区生活圈。

构建“一主一副、两轴一带、一核三区”的整体空间结构

(1)一主一副

一主:驻马店中心城区,为市域的主中心,通过全面集聚优势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引领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副:平舆县县城,为东部片区次级中心城市,带动东部地区的发展。

(2)两轴一带

两轴:沿京广铁路、石武高速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等纵向交通廊道构成的南北融通的区域联系主轴;利用333省道、328国道,加大东西向干线路网建设,发展东西向的区域联系次轴。

一带:由331省道、218省道、333省道、226省道、332省道、328国道形成的“U”字形城镇密集发展带,提升驻马店市核心区域外围的城镇发展质量,建立核心、外围互动发展的格局。

(3)一核三区

一核:中心城市组团集群。

包括驻马店中心城区、遂平城区、确山城区和汝南城区,集聚优势发展要素,构建增长动力足和辐射能力强的市域经济增长极。

三区:北部、西部、东部城镇发展区。

北部城镇发展区:位于中心城市组团集群北部,主要以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等为纽带,包括西平县和上蔡县,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粮食生产、纺织、医药化工等产业。

东部城镇发展区:位于中心城市组团集群东部,主要以218省道、106国道为纽带,包括平舆县、新蔡县和正阳县,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塑料等轻工业。

西部城镇发展区:主要以331省道、333省道、328国道等为纽带,主要为泌阳县,主要发展建材、医药化工、生态农业、旅游业等产业。

人口规模

至2035年,市域总人口规模约为1095万人;至2035年,中心城区人口总规模约为248万人。

构筑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基于驻马店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整合的战略目标,加快扩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通过交通运输领域的技术、制度、管理和组织创新,构筑“系统衔接、结构合理、运行协调、安全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快速对接郑州、武汉等区域中心城市,构筑覆盖豫南、辐射豫鄂皖交界地区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重要区域交通设施

机场: 建设驻马店与郑州之间的城际轻轨,依托新郑国际机场加强驻马店市与国际、国内城市的联系;依托明港机场加强与国内较大城市之间的联系。

港口与水运:推进淮河、汝河复航,与信阳共建淮河上游的水运枢纽体系;与信阳望岗港合理分工,强化淮河上游水运交通体系建设,打通直达华东地区的水上通道。

公路网:推进新阳高速东延工程建设,以打通联系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积极争取“平顶山-驻马店”、“驻马店-周口”等一级公路建设,实现区域整体发展。

建设“四纵两横一斜一连”

铁路网络

形成“四纵两横一斜一连”铁路网络和“二主八辅”场站体系。

四纵:现状京广铁路和石武高速铁路以及规划开封至潢川铁路和舞钢至随州铁路。

两横:新建的南阳至阜阳铁路和商丘至南阳铁路。

一斜:新建的平顶山至淮滨铁路。一连:改建的驻马店至古城铁路。

二主八辅:以石武高速铁路驻马店西站和京广铁路驻马店站为主,以确山站、遂平站、西平站、上蔡站、汝南站、平舆站、新蔡站和泌阳站为辅。

构建“五纵四横”

高速公路格局

五纵:现状大广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焦桐高速公路,规划新建的许信高速、安罗高速。

四横:现状新阳高速(新蔡至泌阳高速公路)、沪陕高速(泌阳境内),规划新建的息李高速公路(息县-正阳-李新店)、商南高速公路(商丘至南阳高速公路)。

构建“十五纵十二横”

干线公路格局

十五纵:106国道、107国道、230国道、240国道、213省道、214省道、217省道、218省道、222省道、223省道、224省道、225省道、226省道、227省道、241省道。

十二横:328国道、345国道、327省道、328省道、330省道、331省道、332省道、333省道、334省道、335省道、525省道、533省道。

建设“一主两支”航道网络

一主:大洪河,自新蔡连接淮河,按四级航道标准建设。

两支:大洪河的两个分支,即小洪河和汝河。小洪河连接至西平县,汝河连接至汝南县,均按四级航道标准建设。

规划8个港口(码头):大洪河的练村港,小洪河的李桥回族港、庙湾港、东洪港和西平港,汝河的汝南埠港、寒冻港和老君庙港。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