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9年02月26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芦笋大王”让群众抱上聚宝盆

发布时间:2019-02-26 08:37:06  

每亩年收入4000多元钱

“芦笋大王”让群众抱上聚宝盆

已带动800多家贫困户走向致富路

□全媒体记者 景中原 

通讯员 宋永亮

本报讯 2月24日,在自家芦笋地里,上蔡县小岳寺乡朱寨村村民王保保轻轻扒开浮土,看到一个个白嫩芦笋芽儿后,脸上掩饰不住笑意。他告诉记者,再等20多天,这些芦笋芽儿就能破土而出,到那时候他就能天天坐地头数钱了。

穷思变变则通 

种植芦笋好致富

王保保和妻子是肢体残疾人,不能外出打工,夫妻俩承包了140多亩土地。然而,承包一亩地租金就得600元左右,加之他们只种些传统作物,多年算下来是赚少赔多。

2015年,王保保家被识别为贫困户,两人看病基本上不花钱了,3个孩子上学也有政府补助,更可喜的是,乡村干部送来了致富好项目——种植芦笋,不仅提供芦笋苗、技术,还包销。两口子又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2017年秋,王保保承包的140亩地全部种上芦笋。2018年春,芦笋开始卖钱,一亩地年收入4000多元钱。王保保当年不仅脱了贫,而且还清了债务。

有品质有订单 

致富脱贫少风险

向王保保提供芦笋苗、技术和订单的是上蔡县俊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俊强。王俊强是上蔡东洪镇桃台村农民,早年跟随父亲在外打工,前些年去西安,看到郊区大面积种植时令蔬菜,特别是芦笋出口量较大,王俊强决定回老家建芦笋种植基地。

王俊强说,上蔡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土质非常适合种植芦笋。有中国芦笋研究中心和北京农林科学院的技术支持,有省芦笋协会的稳定销售渠道,他保证上蔡种植的芦笋卖上好价钱。

在王俊强的带动下,东洪镇成为上蔡县芦笋种植的核心区,现种植芦笋1500多亩,近些天还将有600亩土地种上芦笋,合作社带动830多家贫困户走向致富路。该镇已经把芦笋种植作为镇里的主导型扶贫产业。

“3月至5月底收割的芦笋芽叫春笋,品质最好,多出口日本。7月至9月收割的芦笋芽叫夏笋,多销往东南亚国家。”王俊强说,6月份歇地,不再收割芦笋芽,村民能腾出手进行“三夏”生产。

芦笋茶芦笋粉 

群众致富路走稳

王俊强介绍,伴随着国内的消费升级,芦笋在一线城市的销量也在逐年攀升。下一步他将成立公司,在东洪镇分三期建芦笋深加工基地,芦笋茶、芦笋粉、芦笋罐头、芦笋薄饼、芦笋酒等项目将相继投产。

“上个月,在上蔡县2018年度脱贫攻坚表彰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我作为爱心企业代表受到表彰。这让我很受鼓舞,也让我坚信,咱农民要脱贫致富,土地这个根本不能丢,寸土生寸金,土地才是真正的‘聚宝盆’。”说起脱贫增收以及上蔡县芦笋产业的大发展,王俊强信心满满。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