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红
天中大地的第二场雪悄然而至,家长相继给孩子送来棉衣。放学回来的孩子看到家人送来的衣服很高兴。小花望着同伴一个个兴奋地试穿着家人送来的新棉袄,眼神中掠过一丝凄凉。寄住在这里一年多了,都是爸爸和爷爷过来看她,从来没有见过她妈妈。我曾问她是不是妈妈在外地工作不常回来。这时,孩子极力掩饰着,向我强调妈妈来过一次,极力证明妈妈是爱自己的。后来经爷爷的口方知她的妈妈是继母。
自古以来在人们的观念里,后娘都是不亲的。我也曾这样认为,要是自己的孩子在外地上学,不知要跑多少趟。
去年下半年,琪琪的到来,让小花有了伴儿,一向少言寡语的她变得开朗起来,脸上时常洋溢着笑。
一日放学,来了一位朋友,她们三人围坐在一起谈得好不投机。我被她们的笑声吸引,去凑热闹。谁知她们在毫无顾忌地谈论着继母如何如何。新来的朋友慨叹自己也将面临继母,因为她是看着父母天天闹离婚长大的。我听着心揪成疙瘩。
小花的爸爸打来电话,小花非常高兴。但刚接电话的喜悦,瞬间又被爸爸发过来的图片打消了。那是继母,穿着长款带帽的黑袄,笑容是那么灿烂。黑色的棉袄是给小花买的,爸爸问她喜不喜欢。孩子一脸不高兴:“难看……”爸爸在电话那头一个劲儿地说那是妈妈特意给她买的。小花直截了当地说:“我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我在网上看的。”
小花气鼓鼓地点动手机的页面,接听爸爸再次打来的电话:“妈妈已经买了,我给你送过去,你在网上看的也买。”小花终于露出了笑容。她不是不喜欢那件黑色棉袄,那分明是在与爸爸抗争。
这个冬天,我一直在思索,妈妈穿着黑色的棉袄灿烂的笑容里一定包含很多的爱,孩子的衣服穿在三四十岁的妈妈身上做样板能合适吗?爱的表达需要方式。我如是想。
爸爸送来的黑色棉袄穿在小花身上并不丑,但小花就是不穿。她把棉袄挂在柜子里说:“我去爸爸家时再穿,我要表现出我非常喜欢的样子。”
那件黑色的棉袄一直挂在柜子里,没见她穿过,也没听她提起过要去爸爸家,每个周末都是爷爷把她接回农村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