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闫妮
因为家贫,上初中时闫妮便辍学打工养家;长大结婚后公婆瘫痪,她精心侍奉多年;好不容易有了孩子,女儿患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儿子先天智力障碍……但是,种种人生磨难,没有击垮闫妮对生活的信心,反而坚定了她的意志,激发了她创业的热情。1988年,闫妮在汝南县城租赁两间门面房开了一个副食批发部。由于她吃苦耐劳、诚信经营,逐步赢得客户的赞誉,生意越做越大。
2002年,闫妮将企业注册为汝南县闫氏副食品有限公司,在汝南县城繁华地段开办7个综合性超市,并在全县13个乡镇设分店,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50多个贫困家庭走上脱贫致富路。闫妮深深懂得企业发展壮大,是党和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厚爱的结果,她要用企业创造的财富回报社会。
企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员工的子女考上本科院校,给予2000元资助。职工张平的女儿2010年考上武汉大学,因张平经济困难,公司每年资助张平的女儿2000元,直到其大学毕业。对员工如此,对社会上的困难群众,她也毫不吝啬。同时,闫妮还关注着社会上的突发事件和家乡建设。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闫妮捐助28万元款物送往灾区。2014年,听说家乡要搞“梁祝”文化建设,她捐款50万元。2017年,她捐款10万元用于建设汝宁街道敬老院。无论工作多忙,任务多重,每逢节假日,她都会抽出时间到敬老院慰问,给孤寡老人送去棉衣、棉被、米面等,让老人欢度节日。
孝老爱亲卢军令
卢军令和丈夫段红东是再婚家庭。1994年,段红东和本镇的熊廷华结婚,婚后育有一女段慧娟,一家人的生活温馨而平静。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熊廷华患癌症去世。卢军令此前也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史,因与丈夫性情不合分开。
2008年,卢军令与段红东相遇、相识、相恋。当她决定嫁给段红东时,亲戚和朋友都极力劝阻。因为段红东为了给前妻治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又带着一个女儿,而且父母身体欠佳。面对阻力,卢军令全然不顾。在她看来,段红东倾其所有为前妻治病,这种情义极其可贵。嫁给他,自己一定会幸福。
段红东的父亲段国旺今年62岁,早年得过一场大病,不能干重活。段红东的母亲代莲花身体也不好。卢军令嫁到段家后,对公公婆婆十分孝顺,常给公公理发、洗脚,给婆婆捶背、洗头。她说:“孝敬公婆是本分。”
段红东的前妻熊廷华因病去世后,她的父母无依无靠。“熊廷华是丈夫的前妻,也是丈夫的亲人,她的父母就是自己和丈夫的父母。”卢军令说。与段红东结婚后,卢军令做起了两位老人的女儿。
卢军令孝老爱亲的事感动了乡邻。2018年上半年,她被评为确山县脱贫攻坚“文明之星”和“孝老爱亲”模范。2018年7月,卢军令被评为第二季度“驻马店好人”。2018年11月,卢军令被评为“中国好人”。不久前,群众推荐她做村里的妇女专干。她说,她要做得更好,将孝老爱亲的好风尚传下去。
卢军令的故事朴实无华,但她尊老孝亲的精神却带给我们一份厚重的感动。
敬业奉献张银良
张银良,中共党员,1962年10月生,河南省驻马店市残疾人联合会负责人。
张银良幼时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右腿残疾,但他从小就自立、自强、自信。参加工作后,他从一名赤脚医生干起,从乡党委书记到市残联负责人。作为驻马店市60万残疾人的“大家长”,他把造福残疾群众作为毕生追求,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拼搏精神、高尚的人格力量,艰苦创业,开拓创新,驻马店市残联先后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学雷锋树新风”先进单位、“河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岗”称号,驻马店市也因此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市”、“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市”等“国”字号荣誉。
张银良工作起来有自己的“四板斧”,他自嘲说是摸爬滚打。一是“摸”。张银良到贫困残疾人家,一定要掀开被子,摸摸他们的被褥够不够厚。二是“爬”。张银良患小儿麻痹症,走路有困难,但驻马店市196个乡镇(街道),2871个村委、社区,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三是“滚”。在全市196个乡镇(街道),配齐了乡镇残联理事长,在全市2871个村委、社区,配齐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就像滚雪球一样,“滚”出一个完善的基层残疾人工作网络。四是“打”。做残疾人工作不容易,必须有“死缠烂打”的精神。比如为聋孩子做人工耳蜗,有一次名额分派完了,从边远地区又来了一对老年夫妇。他们的小孙子已经3岁,正是植入耳蜗最好的年龄。于是,张银良跑省里争取了十几次,最后多要下来一个名额。张银良说,让全市残疾人都过上幸福、自足的生活,是他最大的愿望。
“最美医生”李锋
李锋,男,平舆县东和店镇中心卫生院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
李锋1991年从新乡医学院毕业后,在已经分配到县级医院的情况下,为了基层卫生事业,坚持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并且一干就是27年。
27年来,他扎根基层,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忘我奉献。
他每天的门诊量都在50人以上,住院病人40人左右,每年抢救危重患者、重伤员300人以上,做各种外科手术300台以上,抢救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均保持100%,从未出现过任何医疗差错。
他勇敢与癌症病魔抗争,挑战生命极限,积极参与农村健康扶贫工程,每天骑自行车20多公里,为185户、441名贫困患者上门巡诊。
他是迄今为止平舆县唯一第一学历系医学本科毕业的乡级医生。
东和店镇毗邻周边10个乡镇,去镇中心卫生院就诊的患者众多,这给工作踏实并善于在实践中学习的李锋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条件,使他不断赢得广大患者的信任。
县城几家医院为招揽人才,纷纷向李锋大开“绿灯”。对于一名基层医生来说,这显然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好机会。李锋却抱定初心,始终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