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贫困户的难题
49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朱庄村贫困户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全媒体记者 许 静通讯员 杨颖祯 文/图
在家门口打工,既挣钱又顾家,村民好高兴。
本报讯“不外出务工,没有充足的收入;出去吧,丈夫和孩子没人照顾。”这个多年来一直困扰确山县新安店镇朱庄村村民李春花的难题,如今得到彻底解决。昨日,市雨珂服饰有限公司进驻朱庄村扶贫车间,李春花和村里的49名村民在家门口上班,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李春花的丈夫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她只能放弃外出务工的想法在家中照顾丈夫、孩子和干农活,但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小学,日子过得很艰难。
李春花说,今年9月初,她家来了两位客人——帮扶人县委政法委书记张杰和驻村第一书记李领。他们告诉李春花,雨珂服饰有限公司租赁了朱庄村扶贫车间,主要生产布质手提袋,技术要求简单,考虑到她家的实际情况,希望她应聘到车间工作。
在扶贫车间打工让李春花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我来这里已经半个多月了,这个月应该能拿2000多元工资。”李春花一边娴熟地缝制手提袋,一边介绍。“车间离家不到1公里,早上8时上班,下午5时30分下班,有足够的时间把丈夫和孩子安顿好,还有一份可观的收入,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说起以后的日子,李春花信心满满。
李春花的话引起工友刘海香、任战昌的共鸣。他们都是朱庄村的贫困户,靠种地、打零工挣钱,远远满足不了家庭开支。“我的妻子走得早,女儿上初中,我不能丢下孩子出去打工。”任战昌对记者说,“不打工的话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每年都要向别人借钱。”现在他在扶贫车间上班,既能照顾女儿,每个月近2000元的收入也可以维持家庭生活。
得知村里有个可以赚钱的车间,一些原本在外打工的人都回来了。“在这里工作比在外面打工好,过年过节都可以在家里。”刘海香高兴地说。
目前,朱庄村扶贫车间用工50人,其中贫困户15人。公司实行计件工资,熟练工每天可生产300个左右,能挣90至100元钱。从项目审批、生产线安装、招募工人,再到投入生产,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新安店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一直忙前忙后。
“雨珂服饰有限公司的产品远销欧美等地,订单量逐年递增,产品供不应求,正在着手扩大生产规模。到时只要本村或其他村的贫困户有就业意愿,我们会大力支持,让他们靠双手早日脱贫致富。”李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