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郭建光文/图
工作中的黄元(右一)。
10年前的那个决定,改变了市气象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黄元的人生轨迹。援藏,在当时是个惊人之举,家人不理解,孩子又小,在面对这样艰难抉择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距离故乡3400公里外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那片从未去过的青藏高原。昨天中午,谈起当初的这个决定,黄元依旧十分感叹: “我觉得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做些距离梦想更近的事情,能够作为气象人到那里发挥光和热,以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为西藏人民带去更先进的理念从而改进他们的工作条件,是充满激情和挑战的事情。”
2011年4月,黄元被评为“感动天中”十大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至今仍在耳边回荡:“梦里那曲,雪域高原,天中气象人,缺氧气不缺志气,这是共产党员、中原汉子的豪言。看格桑花花开花落,观蓝天上云卷云舒,人生有几次援藏,超越极限,执着奉献,只为心中不灭的风云理念。”
这段话,完美诠释了黄元援藏背后的故事。
挺身而出,他的一个决定牵动整个家庭
2007年7月,中国气象局给了河南省气象局一个为期一年半的援藏名额,曾经在车祸中留有严重后遗症的黄元获悉后经过慎重考虑,毅然作出了人生中除高考外重要的一个决定:“我要去援藏”。领导体恤他,说:“你的身体刚刚恢复,是不是再考虑考虑?”黄元坚定地说:“我不怕吃苦,我就想在有生之年到一个最需要我的地方,干一番事业。”
三个人的家庭会议上,他的这个决定带给妻儿的除了震惊就是担心。家里的顶梁柱一走就是一年半,正值青春期的儿子怎么办?妻子一个人既当娘又当爹,累垮了怎么办?
最终,他还是踏上了援藏之路。临别的那一刻,儿子满是惊恐,妻子的眼泪在打转。
那一刻,黄元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感慨。雪域高原就在湛蓝的天空下透过机舷徐徐展开,白雪皑皑的山顶,一碧如洗、星罗棋布的湖泊,藏羚羊、牦牛在高山草甸悠闲地觅食奔跑,壮美的布达拉宫在脚下向他招手。
那曲海拔4600多米,到那曲之前需要在海拔3000多米的临近地区适应四五天才能踏足那曲。下个面条煮个饺子、烧个开水也要用高压锅。“更难以接受的是荒凉,那曲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人烟稀少,树木根本无法存活,甚至连灌木也难得一见。小草稀稀拉拉趴在地上。”黄元回忆,初到那曲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白天忙于工作,一到夜晚,孤寂难耐,天朗气清,只能数星星。
这样的困难都不算什么,黄元被一种激情和责任驱使着,全身心投入工作。他协助那曲气象局的雷达机务人员进行雷达维护,利用自身过硬的电脑技术做好气象网络的保障工作……
有一次,黄元带着同事到偏远的县局布线、组网,295公里的沙石路,荒无人烟。车行至半路,突然抛锚了。高原的天气瞬息万变,原本晴朗燥热的天气瞬间下起冰雹,几个人挤在车上冻得瑟瑟发抖。在高原,寒冷和饥饿随时都会夺去一个人的生命。偏偏这时,黄元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他大口地喘着气,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离死亡是那样近。也许是他们的忠诚感动了上天,在困守了一天一夜之后他们在附近找到了一个兵站。
黄元发挥自己的专长,为那曲维修维护气象局网络系统;为更好的管理维护气象信息资料,建立了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参与9210工程的气象资料接收DVBS和MICAPS的维护工作,并改善MICAPS的接收资料的流程,保证了气象资料及时完整接收;维护气象办公NOTES系统;克服身体的不适应,下县维修气象仪器、安装气象专线宽带通讯网络,发扬“站在世界最高峰,缺氧气不缺志气”的精神,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是走是留,他毅然选择继续奉献
一年半的援藏时间到了,也许命中注定了他与西藏难解的情缘,当那曲气象局领导格桑洛珠要求他再留一年半时,黄元犹豫了。一边是“第二故乡”的挽留,一边是亲人的期盼,业与家,他只能舍弃一端。
“儿子跟着妈妈生活,一年难得见上一面,作为父亲,我感到深深自责。可在国家需要与家庭之间,我面临着人生最难的一次选择。”黄元感受到西藏民风的质朴与那曲气象局领导依依不舍的感情,最终,他选择了事业,毅然踏上了二次进藏的路。如果说第一次进藏靠的是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的勇气,那么二次进藏需要的就是超越凡人的决心。一向支持他的妻子开始不理解了:你到底怎么了?
在那曲气象局领导格桑洛珠的盛情邀请下,黄元的妻子踏上了寻找答案的探亲之旅。
当黄元带她看自己精心整改的网络布线时,当黄元骄傲地向她介绍自己研制开发的宽带网络检测与气象报文转发系统时,当黄元调试由自己维修好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时,她在丈夫的眼里看到了忠诚与责任;当那曲气象局全体工作人员在门口迎接她的到来时,当闻讯而至的当地藏族同胞为她献上洁白的哈达时,当气象局的藏族职工用竖起的大拇指表示对黄元的赞许时,她在他们的眼里看到了信任与感激。
妻子终于明白了黄元说过的那句话:“人生只是一个过程,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应该讲奉献。”
别离与牵挂,都是为了一个梦
2010年8月,黄元的援藏工作圆满结束,那曲气象局的同事亲手为他佩戴洁白的哈达。那一刻,别离的气氛引燃了黄元,他心里暗下决心,今后只要这里有需要,会豪不犹豫地继续奉献自己炽热的情怀。
回到了故乡,黄元依旧牵挂着那曲。还在延续着:2011年4月,那曲气象局局长格桑洛珠、业务科科长多布杰等3人到河南调研;2015年,那曲气象局副局长刘雪松、气象台台长拉巴来我市气象局调研考察;2016年4月,那曲气象局气象台台长达瓦泽仁来我市气象局调研气象预报,探讨特色农业气象服务;2016年6月,那曲气象局局长格桑洛珠一行到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调研,黄元热情接待并陪同参加调研活动。而把那曲当作“第二故乡”的黄元,也多次得到来自高原的热情呼唤:2014年9月21日至28日,黄元赴西藏拉萨参加援藏20周年、那曲气象局成立60周年纪念座谈会;2016年9月12日至10月31日,黄元到西藏那曲气象局帮助工作,与农牧局、草监站、推广总站等单位座谈,撰写了那曲牧业经济气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而无私的技术援助也在进行着:2018年5月~7月,在黄元的帮助下,完成了那曲气象局课题:那曲地区强风预报系统建立……
工作上,黄元继续发扬拼命三郎的作风,展现一个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
网络维护保障有力。黄元承担着全市气象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12121、自动站、区域气象站、乡镇雨量站等现代化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面对全市数量众多的各种系统和设备,为了能更及时有效地保障各个系统正常运转,他制定完善了各类管理制度和办法,做好设备的清洁、防雷、防静电等工作。设备软件、硬件上出现故障时,他总是随叫随到,经常加班加点。在他的工作词典上,不存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没有上下班之分。
如今,依旧在气象岗位上兢兢业业、依旧坚守在本职岗位上的黄元,依旧那样质朴与平凡,如果不是记者采访,他很少向人提及自己这段援藏经历。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儿子也已经大学毕业依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南方的一家国企单位。
“每个人的路都要靠自己去走。我的路如此,孩子的人生之路亦是如此。我想,如果当初我的援藏经历确实会对孩子有影响的话,现在看来,孩子也从我身上学到了自立自强的品格。每个人都会有梦想,我人生的最大梦想就是到西藏那个神秘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没想到组织给我这个机会,不仅仅是到那曲感受祖国的丰饶与辽阔,更加感受到在追梦过程中唯有付出,才会赢得世人的尊重与理解。”采访结束,黄元还要继续工作,他穿着朴素,戴着厚厚的近视镜,记者从他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看到了梦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