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晚报社长总编看江苏”采风活动走进江心洲和苏宁
“大美南京,处处闪耀着智慧之光”
□晚报记者 彭建民 文/图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江苏发展和升级的40年。10月26日,“全国晚报社长总编看江苏”采风活动在南京举行,近140家晚报的社长、总编先后赴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苏宁总部等地采风,了解江苏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面貌的重大变迁,感受江苏40年的飞速发展。六朝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超前的生态理念和智能的高科技元素,令晚报社长、总编们连连称赞:“大美南京,处处闪耀着智慧之光!”
在苏宁智慧店体验高科技魅力。
江心洲超前的生态规划理念让社长、总编们赞叹不已。
惬意!
江心洲超前生态理念堪称“全国样板”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所在的江心洲,是南京长江中的一座岛屿,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长江沿线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围、面积适中、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江中洲岛。
该项目为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框架下的旗舰项目,由新加坡与南京合作开发建设,是迄今南京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整体合作项目。2012年9月,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明确为省级开发区。
江心洲原本是一个以种葡萄和蔬菜为主的农业小岛,如今大部分原住民由农民转换成了市民。洲岛家园社区,是生态科技岛开发建设中建立的首个安置房小区,位于该岛中部,包括3个居住组团,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有约5000套安置房。公共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包括小学、幼儿园、社区配套等公共配套设施。作为中新两国以迷你新加坡花园城市模式打造的第四代城市典范,为了让原住民分享生态科技岛开发建设的成果,江心洲对原被拆迁农户进行本岛安置。衡阳日报社总编辑林新华点赞安置房的安排:“对于居民的安置相当妥善,要点赞,在全国应该是个样板。”
安置后如何改变原住民“农耕”时代的生活习惯,让其逐步适应城市生活?街道和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理念先行,社团带动、居民参与”为工作主线,探索出决策联议、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困难联帮的“五联工作法”,主动贴近居民、找准问题难点、组织活动,构建“新熟人社会”。
生态科技岛上目前引进了多家生态环保和智慧型企业入驻。大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监柴春燕介绍,大江环境主要开展湖泊流域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水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等业务。而水科学产业是生态科技岛布局的一大前沿产业,因此生态科技岛对“大江环境”的支持力度很大。科大讯飞的高胤博向大家展示了这样一个人工智能场景:早晨,机器人把你叫醒;享用了机器人制作的早餐后,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前往智能办公区工作;晚上下班后,到无人超市逛逛……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刘海陵说,江心洲是一个美丽的滨江小岛,南京能把这样一个极具区位优势、未经开发的岛拿出来,作为科学创新,这一理念和探索具有非凡的意义。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超前的生态理念让厦门晚报社社长、总编辑唐亚强印象深刻:“江心洲景观规划充分利用了岛上的原始地形,花草树木自然搭配,整体建设突出海绵城市的理念,真正做到原生态、高科技的有机融合,值得其他城市学习。”
震撼!
从小门店到500强跨国集团的华丽转身
走进苏宁总部时尚大气的巨无霸大楼,百余名社长、总编仿佛进入了未来的智慧空间。智慧的“黑科技”随处可见。社长、总编们纷纷称赞:“作为曾经的传统零售企业,苏宁近几年互联网化的发展,令人惊叹、敬佩!”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向社长、总编们介绍了苏宁智慧零售的发展历程。除了众所周知的智慧零售外,苏宁在金融、科技、大数据、文创、体育等诸多方面都有精彩表现,在消费者并不直接接触的“幕后”领域里,苏宁甚至走在世界前端。孙为民着重介绍了“苏宁小店”未来计划,苏宁小店将以1000户家庭为单位配置,以一日三餐供应为中心,同时为老人、孩子提供服务,打造流量的入口。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温州晚报总编辑缪磊惊讶于苏宁的快速转型。“苏宁是国内知名企业,规模庞大。”缪总编认为,“规模大一方面是企业实力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转型的艰难。苏宁紧紧抓住了互联网转型。这是变革,也是一种企业精神,值得尊敬。苏宁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跟随苏宁集团总部接待员来到苏宁企业博物馆时,来宾的内心感到震撼。刚走进企业博物馆,大家就看到了28年前的苏宁:位于南京淮海路上一间200平方米的空调专卖店,店里出售的唯一产品就是春兰空调。所有的工作计划、销售数据均用粉笔写在小黑板上。公司最大的硬投入,就是桌上的几台电脑。刚走进苏宁时,大家见到的“高大上”的500强跨国集团,与此刻眼前如此“土气”的苏宁形成巨大的反差。而这样的反差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企业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国家经济在腾飞。眼前这个企业,正是改革开放40年中造就的产物,是国家发展的缩影。
赞叹!
“智慧苏宁”已渗透我们的生活
展厅里的苏宁,全公司最厉害的资产就是桌上的几台电脑。那是1993年苏宁创始人张近东咬牙跺脚买下的,虽然觉得公司发展需要技术支持,但对那时的小公司来说,一两万元一台的电脑,买上十几台,也是十分肉疼的。不过张近东从不怀疑科技的力量,舍得投入。在此之后,苏宁在科技的道路上越走越超前,2005年和IBM、SAP合作打造的升级版ERP系统项目,耗费超过1亿元;今年7月9日,苏宁和德国SAP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在零售、物流和体育等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如今,苏宁的万人技术研究团遍布全球,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苏宁汇集先进科技,正在用智慧零售重塑行业面貌。
陪同百位晚报社长、总编参观的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说,苏宁“智慧零售”把人工智能、大数据、场景消费等作为方向,其根本还是在新的技术手段下强化服务。而将零售生产关系从过去的“产—销—用”演变为“用—销—产”,也是苏宁将零售的核心内容从“商品”转变为“服务”的体现。
从展厅出来后,来宾们又走进了苏宁易购集合店,这里展示了很多苏宁易购的“黑科技”产品和技术。刷脸购物、机器人导购等,让大家感觉到了科技智慧零售的便利与魅力。
这些神奇科技的背后有先进技术强有力的支持。比如苏宁的人脸识别技术,今年3月,在国际权威的人脸识别公开测试LFW和MegaFace上,苏宁美国硅谷研究院训练出的人脸识别模型分别取得第一和第三的排名,在LFW上测试的准确率更是高达99.83%,超越国内外众多知名公司。
苏宁的高科技,赢得了社长、总编们的高度称赞。齐鲁晚报总编支英琦说:“非常国际化的企业,布局合理。在互联网化发展方面走得早而稳,企业前景广阔。特别是苏宁小店,线上线下结合在一起的经营模式,重视用户体验,很有商业前景。这对传统媒体的转型也有借鉴意义。片面追求互联网化发展或是固守成规都行不通。在线上无限拓展的同时,线下要扎根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