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故里硕果香
——驻马店市文学艺术巡礼活动西平县扫描
□晚报记者胡志华文/图
座谈会现场。
秋风随意起,硕果飘香时。10月19日,由驻马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驻马店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天中晚报社联合举办的 “全市文学艺术巡礼”活动走进西平县。西平县文学艺术界的精英代表齐聚在豫坡老基文化生态园。西平县副县长张燕发表热情洋溢的贺词后,西平县文联主席孙艳芹对西平县近几年文学艺术事业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文学艺术界代表人士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探讨新形势下西平县文艺发展大计。
活动精彩平台宽广
近年来,西平县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嫘祖文化、冶铁铸剑文化、大铜器文化为依托,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着力打造集水、岸、堤、路、园于一体的景观带。今年,西平县先后举办了中国西平首届海棠旅游节、中国“一带一路”西平首届丝绸之路文化发源地高峰论坛、戊戌年中华母亲节嫘祖故里拜祖大典、第三届“中华母亲颂”公益诗歌朗诵会、首届农民丰收节——2018中国农民电影节启动仪式等一系列重要活动。西平县还大力实施“文化名县”战略,全力谱写西平文化新篇章,增强西平文化软实力。截至目前,西平县各文艺家协会的国家级会员有30余人,省级会员100余人,市、县级会员1000余人,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了文化大繁荣的局面。
座谈会上,西平县文联主席孙艳芹介绍,县文联每年都要开展文艺活动12次以上。近年开展的主要活动有奚家坤、田春雨、耿永红的诗歌作品研讨会,王崇亚、赵大磊的散文作品研讨会,“书香西平”读书征文活动,与《诗刊》、《诗歌月刊》、《大河》诗刊、《奔流》杂志社等联合开展的文学创作笔会,嫘祖故里“中华母亲杯”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展,“中国梦、中华情”西平“定秦七剑客”诗歌辞赋书法展,全市文学创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等。
西平县文联、县文化主管部门及所属协会先后创办了《西平文学》、《胡杨林》诗报、《西平摄影》、《翰墨西平》等刊物,创办了《西平作家》微信公众号。在县城设立多处文艺广场及戏剧流动舞台、展览厅等,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平台,调动了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去年4月,西平县复兴博物馆和红色收藏展览馆揭牌。该展馆收藏有传统家具、字画、瓷器、唐卡等6万余件。展馆分三部分,分别为红色收藏展厅、农耕文明展厅和古代艺术展厅。 该展馆是豫南最大、藏品最多的个人博物馆,填补了西平县博物馆的空白,也成为西平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
创办杂志出版文集
西平县根据省市《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设立“西平文艺奖”,对西平县文艺创作进行奖励,奖金列入县财政预算。
2007年,全市第一家县级文学杂志《西陵风》创刊。2010年,《西陵风》改为《西平文学》。《西平文学》迄今已出版40多期,为西平作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编辑出版西平县文学作品选,是全市首创。2014年编辑出版《西平县文学作品2009年至2013》和《2014年西平文学作品选》,收录了西平县23名作家2009至2013年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和《西平文学》上发表的重要作品,以及曾获得历届“西平文学奖”的单篇文学作品。2017年出版了《西平文学精品选(卷一)》,2018年出版了《西平文学精品选(卷二)》。这两本选集系统呈现了西平文学的创作成果,引起广泛关注。
近年,西平县发表文学作品或获奖较多的作家有奚家坤、田春雨、耿永红、王崇亚、赵大磊、赵文卿、赵付友等,奚家坤荣获第四届河南“十佳诗人” 称号,耿永红连续获得《人民文学》、《星星诗刊》等杂志社举办的征文比赛大奖。2014年9月,全市文学创作现场会在西平举行,聚焦“西平文学现象”。
“书法之乡” 人才辈出
西平县书协、美协每年开展两次全县规模的书画展览,其中一次就是迎新春书画展,已连续举办10届。开展“书法美术进校园“活动,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西平县现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2人,省级会员65人,均居全市之首,李贵阳、孙合理二人获得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被业界誉为“西平现象”。2014年,西平县被命名为“河南省书法之乡”。
西平县摄影家协会每年举行两次以上的企业采风活动和摄影比赛。“鼎力杯”摄影大赛、大美西平摄影作品展等充分展现了西平近年来城市建设的成就和风貌,以及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西平县音协、舞协利用暑期组织音乐舞蹈培训班,协助学校师生举办多场次文艺演出,承办了驻马店市第六届舞蹈大赛西平赛区“豪顿杯”舞蹈大赛,取得圆满成功。县民协协助县委、县政府成功申报了“中国嫘祖文化之乡”和”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高庆民被认定为河南省首届文化杰出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尊奎被认定为大铜器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建言献策助推发展
座谈会上,文艺界代表畅所欲言,对西平县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西平县书法家协会主席王文恺说,西平县是“河南省书法之乡”,但漫步西平县城街头可以看到,游园、公园、文化园的题字大都是广告体,显得古板、老套,未能彰显“书法之乡”的魅力,未能营造“书法之乡”的氛围。他建议县城公园、游园、文化园的名字用手写体,最好请我国知名书法家题写,然后雕刻成型。这样,西平县“书法之乡”才名副其实。
对西平的人文历史研究颇深的与会者介绍,西平在建制2000多年的历史中,曾产生了多位在中国文学史中有影响的作家,古代文学中有先秦散文家韩非子。韩非子与西平渊源很深,应该发扬传承,加大宣传力度,像上蔡县宣传李斯一样宣传韩非子,扩大西平人文历史内涵,为西平人文历史注入新鲜血液。
驻马店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赵心田对大家的发言饶有兴致,不时点评、赞赏。他说,韩非子、古柏国等西平人文历史文化意义重大,应该给予大力挖掘,并发扬传承。他还说,西平县虽然不像确山县有王奎山那样的全国知名作家,但文学方面颇有建树的也不乏其人。得知参加座谈会的还有两名高中学生时,赵心田十分高兴:西平文学事业后继有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如今行走在西平县城洪河两岸,映入眼帘的是独具特色的文化园:柏国文化园、法家文化园、冶铁铸剑文化园、航运文化园、嫘祖文化园……这些文化园增强了西平人的文化自信,为西平人民提供了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也为嫘祖故里注入了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西平县在大力实施“文化名县”战略引导下,在嫘祖故里文化沃土的感召下,在此次全市文学艺术巡礼西平行活动的激励下,文学艺术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和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