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8年10月11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夫妻档唢呐班响彻十里八村

发布时间:2018-10-11 09:00:10  

一笙一唢呐吹出人间冷暖

夫妻档唢呐班响彻十里八村

高文力:只要有人想学,我就愿意教

□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文/图

高文力在吹唢呐。

本报讯 “在什么场合吹什么样的曲子,我张嘴就来。”昨日,在汝南县城一商铺门前,正在吹唢呐和笙的高文力夫妇格外引人注目。

从小学习吹唢呐

“我今年快60岁了,吹唢呐40多年,现在就盼着让更多人了解唢呐、喜欢唢呐。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得让后代都记得。”高文力说。

一曲吹罢,高文力跟记者讲起自己吹唢呐的故事。多年前,有一个戏班在他家附近演出,吃住在他家。作为回报,戏班班主就教年幼的他吹唢呐。当时高文力并不喜欢吹唢呐,认为不太体面。但因为家里穷,在没有其他生计的情况下,他这才学了这门手艺。

“不喘气儿、不跑调儿,不仅让你听得过瘾,还能听得出喜庆或者悲伤。”高文力说,这是他苦练多年的绝技。

回忆起年幼时学吹唢呐的情景,高文力感慨万千:“刚学的时候吹得难听,俺就去村头的坑边练,经常磨烂嘴唇,腮帮子红肿疼痛吃不下饭,每天只能喝些放凉的红薯干稀饭。”从学习吹唢呐至今,高文力经常早上5时起床练习,风雨无阻。

他告诉记者,吹唢呐,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曲调。十里八村办红白喜事都要叫上乐队吹打一番,办喜事时,曲子听起来要热闹、喜庆,节奏也要明快,从头到尾透着一个“乐“字。办白事时,曲子听起来要很悲伤,如诉如泣,节奏沉重而缓慢。

希望教会更多人

成年后,高文力吹唢呐的水平日渐提高,在十里八村有了名气,经常被邀请到外地表演。

他不仅自己勤学苦练吹唢呐,还免费授课,教更多人吹唢呐。他的徒弟中,上有七八十岁的古稀老人,下有六七岁的孩子,他的儿子从小跟着他学习吹唢呐。

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唢呐和笙是很重要的两件乐器,它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配合起来珠联璧合。以前有一个吹笙的老伙计配合高文力,后来高文力的妻子余金唤为了帮助丈夫,自学吹笙。夫妻俩配合默契,一家人经常在闲暇时间凑在一起“高歌”。

高文力说,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谁家办喜事或者丧事都要请唢呐班前去助兴。他们夫妻二人经常四处跑,有时一日三餐不定时,但看到邀请他们的人满意点头,再苦再累也都值得。

“不能让这门技艺在咱手里失传,只要有人想学,我就愿意教。”高文力说。他从不藏技,悉心教每个徒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