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苏莉 文/图
柿子红了。
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本报讯国庆长假,有人选择外出欣赏大好河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人选择在家休息,看电影、品美食。但也有很多人从城市回到农村老家,加入农忙的大军,在和家人团聚的同时,也为家人分担一些收秋的辛苦,累并快乐着。
国庆节恰逢秋收农忙时节,这几天,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收获,农村一派繁忙的景象。老家在泌阳县泰山庙乡的39岁的周芸芸在市区做生意。国庆节一放假,她便和丈夫带着一双儿女回到老家,帮助家人干农活。
“虽然我已在市区居住16年了,但老家一直是我放不下的牵挂,牵挂父母,也牵挂家里的5亩多地。”周芸芸说,和父母一起去地里掰玉米、捡花生,既活动了筋骨,又能呼吸新鲜空气,还能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快乐。这几年因为生意忙,加上孩子们上学,和父母团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只能趁春节、国庆长假回老家待几天,帮父母干几天农活,也算尽点孝心。
“我老家在上蔡县农村,国庆假期正是农忙的时候,回去可以帮爸妈干些农活。”29岁的市民李丽说,国庆长假期间她回老家帮父母收秋,每天吃着父母做的可口饭菜,陪父母聊聊家常,觉得特别幸福。国庆长假前本来跟同事相约出去游玩,但后来想想,平时工作忙,一年到头也陪不了爸妈几天,感觉挺惭愧的,于是决定回家陪父母。
这次回家,市民王泽带着9岁的女儿到田间忙活。“才干一天活儿,孩子的手就磨破了,衣服也脏了,但是孩子很高兴。帮着家里的老人做点事情,让孩子体验农村生活,体会生活的不易。”王泽说,“每年的国庆长假我都要带着孩子回老家待上几天,感觉心里特别踏实。家里的柿子红了,石榴长得个儿大籽儿甜,孩子们特别喜欢。”
记者在国庆假日采访了解到,多数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村人”趁国庆长假回家,主要是想陪陪父母、干些农活,同时也可以离开喧嚣的城市,享受宁静舒心的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