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胡志华
李强玲,笔名清影。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部分散文、小说在省市级报纸、杂志发表。2015年开始接触摄影,遂走向“摄影文学”的创作之路。
李强玲是驿城区人,现客居秦皇岛。
李强玲与文字的渊源,用她的话说,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从文学小青年步入中年,散文、小说,一直陪伴着她。她阅读她写作,从一两千字的散文到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都有过尝试,努力过,也看到过成绩。系列散文《祖山的回声》入选秦皇岛优秀文学作品集《山情海韵》,散文《老杜走天中》入选《中国散文精选三百篇》,长篇小说《徬徨在围城外的女人》入围榕树下——全国原创小说大赛并签约。
李强玲说:“喜欢诗也喜欢远方,于是成为一个把文字与图像编织进故事里去的创意者。”这里的“诗和远方”是一种泛指,诗即文学,远方即行走中的观看,从而开辟出一条“摄影文学”之路。在这条路上,李强玲学会了独立思考,独立拍片,自由地行走、创作。
李强玲的文学之路,走走停停,困惑过,迷茫过……但她终于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与新的表现形式,将文学的未竟之梦赋予新的载体,有一种破茧而出的感觉,蜕变好像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的。文学与摄影相结合,犹如至新大陆。对于李强玲而言,这应该是世上最完美的叠加了。她感到十分欣慰。
摄影之路她走得很艰辛,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奖项:《摩梭目光》、组照《迷失在雍和宫》入选北京新视觉2017年度好照片;《春色》获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月赛佳作奖;《对影成三人》获河北省女摄协优秀奖;组照《温馨书屋》在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官网刊发……但这些成绩距离她心中的目标尚远。她说,还是那句话,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也一直在路上。
与此同时,李强玲也通过努力,使自己的照片得到升华,拍出了有内涵、能讲故事的照片,并尽可能地发挥文学的优势,编辑整理自己的照片,做到图文并茂。从走出去到静下心来,记录身边的人和事,不浮不躁,持续地拍、慢慢地积累,李强玲相信,这些照片早晚会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来。
与其说对文学的热爱仿佛是源于天性,对摄影的热爱则是源于旅游,旅游使她拿起相机,走一路拍一路。
在旅行途中的发现,加上自己的思考,使图片与文字具有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今年夏天,李强玲从贡格尔草原归来,发表了《哭泣的贡格尔大草原》,对沙漠化的草原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索。客观真实的论述加上图片,引发了广大草原人的共鸣与讨论,创下了数万点击率、点赞,反响很大。这也使她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文字与摄影相结合纪实的魅力。
沧桑
春色
忠孝之间。
雨中情。
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