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新闻发布会举行
通报本届大会主要情况
规模更大 内容更新 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程度更高
□晚报记者 班永威
本报讯 9月5日下午,第二十一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通报大会筹备情况和主要内容、重要活动及特点等。
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通报大会有关情况。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王俊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戚存杰出席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处长蔡力主持发布会。
高度重视
全力以赴筹备大会
朱是西在通报时说,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积极推进大会各项筹备工作。作为会议承办方,乡村产业发展司按照农业农村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行了精心筹划、具体指导。河南省农业厅充分发挥沟通上下、联系各方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农业农村部和各省(区、市)的协调沟通,切实抓好会议筹备工作的落实。驻马店市委、市政府把会议筹备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举全市之力办好第二十一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
各代表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参会参展。今年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我省各省辖市均派代表团参会,其中26个省区市进行特装展示;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和南京农大等44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负责同志,以及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等35家知名商会协会组团参会,并发布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
大会主要有九项内容
朱是西说,本次大会主题是“创新、绿色、开放、共赢”,主要有九项内容:一是大会开幕式;二是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发布、洽谈和签约;三是农产品展示和贸易;四是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展示推介、项目发布和签约;五是参展产品评定及品牌培育;六是国际农产品加工业合作交流;七是农产品推介及采购项目签约;八是产业扶贫成果展示;九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论坛。
大会亮点突出
朱是西说,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信息化办会方向,今年的“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与往届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会议规模更大。参加本届会议代表团有172个,参会企业近5000家,其中国内外500强企业20多家。预计参会客商近3万人,其中境外嘉宾500多人。二是会议内容更新。今年的“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在丰富完善原有活动的基础上,将举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品牌质量提升论坛,围绕让农产品加工业强起来、农业品牌亮起来、农民富起来,就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等内容,开展研讨交流。同时,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增设了农业农村部定点扶贫地区和新疆、云南、环京津等地区28个贫困县农加工产品、扶贫成果展示及农产品推介活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三是会议的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程度更高。在市场化方面,我们与农业农村部有关单位合作,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提升办会层次和水平。在国际化方面,我们依托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和国内大型知名会展公司,积极邀请境外重要嘉宾出席会议和境外企业参会参展。目前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项目官员,澳大利亚、西班牙、匈牙利、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等5个国家的驻华使馆农业官员将出席会议,并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美国、法国、俄罗斯等42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322家企业参会参展。在信息化方面,开展会前、会中、会后网上宣传、网上发布,筹建了“中国农加工洽谈会”O2O交易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交易,使“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成为永不落幕的会议。
中央驻豫新闻单位,省直、市直各新闻单位,网络媒体及香港驻豫新闻单位近60家主流媒体120多名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