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8年07月31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郎世宁将向日葵引种到圆明园

发布时间:2018-07-31 07:37:48  

 郎世宁将向日葵引种到圆明园

乾隆皇帝不解其为何“向日”

wangy1807130.jpg

伊兰泰绘制《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方外观正面》,现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清代,有关向日葵的记述逐渐增多。康熙年间臧麟炳、杜璋吉所撰《桃源乡志》称:“葵花,又名向日葵,色有紫黄白,其子老可食。”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谢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处处有之,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光绪五年(1909年)《京畿杂录》载:“直隶及京畿植有向日葵,一名西番葵。高丈余,六月开花,每杆顶上只一花,其形如盘,随太阳回转,如日东升则花朝东,日中天则花直朝上,日西沉则花朝西。”

据传,清代乾隆年间圆明园里就有向日葵了,是意大利传教士、宫廷画家郎世宁引种的。乾隆十二年(1747年)郎世宁参与了圆明园内长春园欧洲式样建筑物(俗称“西洋楼”)的设计和施工。建成后的第二年四月,郎世宁将自己从意大利带来的葵花籽种在方外观甬道两旁,到了七月初葵花盛开,无比艳丽。与中国传统花卉相比,向日葵的花朵硕大,花色金黄,纯朴自然,极具观赏性。乾隆皇帝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花朵,观赏后甚是喜欢,并赐百官到御园中观赏。郎世宁还绘制了一幅《向日葵蝴蝶图》,呈送给乾隆。只见两只蝴蝶在向日葵上翩翩起舞,着色艳丽,栩栩如生。乾隆遂令造办处依此图制作珐琅彩玉盘,赐予近臣。

乾隆曾问郎世宁:“向日葵何以围着太阳转?”郎世宁也不得其解。如今,科学告诉了我们答案:原来向日葵的生长素是背光分布的,在阳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向日葵背光一面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细胞拉长,从而慢慢地向太阳转动。在太阳落山后,生长素重新分布,又使向日葵慢慢地转回起始位置,即朝着东方。

据《花卉园艺》记载,清代中期向日葵已在华东及西北地区广泛种植,但不再只是观赏性的花卉,而成为油料作物。此后向日葵传入华北地区,并以直隶(即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地区)作为传播中心。不过,至少在光绪年间,北京的向日葵还没有大面积种植,只在农村的屋前屋后、地边地堰有零星种植。因葵花多籽,在崇尚多子多福的年代,人们在庭院及房前屋后栽植几株向日葵,寓意多子多福、家丁兴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向日葵在京郊已多有种植,但仍未形成较大规模。

近十余年来,向日葵作为时令性景观花卉在北京形成区域种植,先后出现了“千亩葵海”、“葵花小镇”、“消夏葵海”、“芳香葵园”、“葵花迷宫”和“向日葵主题公园”等景区,品种已有30多个。仲夏时节,葵花盛开,绽放出美丽的“笑脸”,成为一道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靓丽风景。

 (据《北京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