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 “女儿”挂嘴上
狗占人座 市民反感又无奈
市民:人人都应遵守社会公德
□晚报记者 高琳琳 实习生 尚静怡 文/图
街头遛狗的市民。
本报讯 在外吃饭时刚坐下,就被旁边的市民指责占了其儿子的座位,而其儿子竟然是一条宠物狗。这让市民胡先生很生气。昨日上午,胡先生向记者讲起此事时直摇头,称对市民的这种行为很反感。
在外吃饭遭遇尴尬
胡先生告诉记者,他昨天一个人去饭馆吃饭,因饭馆里人比较多,好大一会儿才找到一个空位,上面铺着一个垫子。胡先生也没多想,就径直走过去坐了下来。
胡先生刚坐下,旁边的一名中年妇女就告诉他说那是她儿子的位子。胡先生连称不好意思就又找位子去了。可事后他才发现,这名中年妇女口中的“儿子”竟然是条小宠物狗。
胡先生有些气不过,就找这名中年妇女理论,说座位是让顾客坐的而不是让狗坐的。可对方的一句话让胡先生顿时哑口无言:“你想坐就让给你。”
胡先生告诉记者,他不讨厌别人养狗,但养狗者应当自觉,像饭店这样的公共场所根本不适合带宠物狗。
人们应增强公德意识
在公交车上,“狗占人座”的事近年来时有发生。一些狗的主人受到谴责后还不以为然。这些表现,往小说是没有素质,往大说是缺少公德意识。记者昨天采访时,一些公交车长说,根据相关规定,市民不能带宠物上车,遇到有市民抱狗上车时他们会及时劝阻,但也有乘客趁他们不注意把狗抱上车。
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些养狗的市民对狗宠爱有加,“儿子”、“女儿”挂在嘴上。
“宠爱动物是一种个人行为,属于私德和私权的范畴。只要你不损害他人权利,无论爱狗爱得多么夸张,别人都无权指手画脚。”曾做过律师的市民李言对记者说,一旦进入公共场所,就应该尊重公共利益,不能因一己私利或者私欲损害群体利益。这是现代文明的体现。
李言说,公交车和广场、公园本是为市民提供的公共产品和设施,让狗占人的座位,明显侵犯了他人的利益。如果人人如此,个体利益自然就没了着落。所幸这只是一些个别人的行为,希望我们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公共道德意识,社会才能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