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丽丽/文 王建成 /图
“你看,这里的树明显比以前多了。”
“我们驻马店已经变成树的海洋了。”
……
连日来,记者在市区采访,不时会听到市民这样议论。
如果一名在外闯荡多年的游子趁麦收回到家乡,他会发现,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区走走,一个个公园、游园散落在城中,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开车穿行在绿树如荫的国道、省道,人在景中游、车在绿中行;小游园、围村树林、密布的农田林网,目之所及,皆是喜人的新绿……
驻马店风光。
“500米见园”、“300米见绿”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全市实现了林业生态县建设目标,驻马店市获得“河南省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2015年10月,驻马店市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块牌子含金量高,但要求多、指标高。要想成功“创森”,需要达到这些标准:市区森林覆盖率要在30%以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县森林覆盖率要达到30%。
我市的“创森”工作开展得扎实、成功。截至目前,全市共计完成造林13.66万公顷、中心城区新增绿化覆盖面积748公顷、新增公园绿地22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04平方米,实现市民出门“500米见园”、“300米见绿”;新建省级湿地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改造、升级森林公园5处。
“退耕退渔,还湖还湿”
如今,市区的公园里、小河边到处是绿地,处处是美景。
听数声鸟语悦耳,看一片花海绚烂,市民三五成群徜徉其间,流连忘返。摄影爱好者扛起“长枪短炮”,市民们纷纷举起手机,定格下美好的瞬间。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绿色“打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生态容量,政府的角色不能缺位。政府出台西部山区保护、森林资源管理、禁止大树进城等一系列政策,切实加强林木采伐、林地征占用、森林公园建设、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城市绿化等方面的管理。
实行限额采伐,从严控制林地征占用,禁止移植大树、古树进城。
实行“退耕退渔,还湖还湿”,拆除湿地范围内的各种违法建筑、截流污染源。
新建和完善营造林管理、森林资源监测调查、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等信息管理平台,森林城市档案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一系列措施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的生态承载力,让驻马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市民的生态意识明显提高
创森既要有“硬手段”,还要有“软手段”,既要“大地植绿”,还要“心中播绿”。
“现在人种树、以后树养人”、“你造一片林,我献一片绿,让绿色成为生命主旋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随处可见“创森”的宣传标语。利用开展万人签名、“创森”摄影大赛、“创森”绘画大赛、“创森”征文大赛等形式,大力宣传“创森”和植树造林的重大意义。
“刚开始,很多市民都不理解,‘创森’跟老百姓有啥关系?”在采访中,市创森办工作人员说,慢慢地,市民的态度变了,认为“创森”与老百姓的关系太密切了。
一个个乡镇的“人民公园”应运而生、一片片围村树林拔地而起,乔灌结合、“落叶常青”结合,推进内部园林化、外部森林化,改变乡镇、农村地区绿化薄弱的现实,让群众走进森林、亲近绿色。
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绿色福利,群众的生态意识明显提高。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一个充满希望、信心满怀的花海新城画卷,正在全面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