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8年05月22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明翰:就义感召“后来人”

发布时间:2018-05-22 08:26:54  

yangf180597.jpg

新华社电(记者  白田田)湖南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一条青石小道通向夏明翰故居。

正是从这里出发,夏明翰走上了革命道路,一步步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出生于父亲居官的湖北秭归,12岁时随全家回到家乡衡阳。

1917年春,夏明翰违背祖父意愿,怀着“工业救国”梦想,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和同学们走出校门,开展了抵制日货等一系列爱国运动。

1920年,夏明翰在长沙结识了毛泽东。1921年,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夏明翰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参与领导了人力车工人大罢工。

1924年,夏明翰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负责农委工作。1926年2月,他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任毛泽东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1927年6月,夏明翰回湖南任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同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他参与发动秋收起义。10月,湖南省委派他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领导发动了平江农民暴动。

1928年1月,党组织决定调夏明翰到湖北省委担任领导工作。

1928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3月20日清晨,被押送刑场。行刑之前,敌人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他大声道:“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写下了那首传颂至今的就义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