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大引强十年发展路 砥砺奋进前景更辉煌
十年磨一剑 硕果压满枝
市产业集聚区举行2018年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晚报记者 闫宏伟 通讯员 刘俊凯文/图
2018年重点项目签约现场。
中多铝业
天方药业
金桥社区
驻马店公路港
本报讯5月16日,市产业集聚区举行2018年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首批17个项目正式签订投资合同,计划总投资128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1个,20亿至30亿元项目1个,10亿至20亿元项目2个,1亿至10亿元项目13个。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天恰逢市产业集聚区成立10周年,该区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8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应邀出席项目签约仪式。
10年前的5月16日,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决策,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揭牌诞生,开启了驻马店工业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10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广大干群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园区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驻马店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2009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23家,主营业务收入86.5亿元。10年间,园区建成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1个,累计完成投资670多亿元。2017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3家,业务收入增长6倍。目前,园区已形成化工、医药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凸显。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市产业集聚区成立之初,辖区京广铁路以东、市汝河大道南北发展规划区,除了昊华骏化、中原甲醇厂、第一污水处理厂外,其他区域都是村庄和麦田。10年来,该区强力推进基础建设,先后修建道路20多条、60余公里,4纵10横路网框架现已形成。园区16条高、低压线路全部迁改在市兴业大道、中原大道旁,盘活项目用地6000多亩。第三污水处理厂和医药固废处理厂等已全部投入使用,第三水厂正在加快建设。沿市中原大道、清河大道铺设了天然气管道,年供气45亿立方米。目前,40平方公里建成区内基础配套建设齐全完善,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在全国同类园区中少有。
10年间,建成区面积增加20多平方公里,先后建成了两个大型安置社区,安置群众1.1万余人。同时,52万平方米的第三安置社区和11万平方米的青年人才公寓已启动建设,占地3600多亩的练江河东段绿色生态长廊正在进行景观绿化。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的洗礼,如今的园区,道路干净,游园随处可见,小区高端大气,企业厂房连片,交通秩序井然,已经成为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市区东南的一颗璀璨明珠。
创新能力日益强大
近年来,省级高新区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园区及企业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科研单位,如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园区现有6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9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1300多项技术专利,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10年来,市产业集聚区先后被评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园区、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驻马店大数据产业基地,展示出良好的形象,呈现着强劲的态势。
在这些辉煌成绩的背后,是该区全体干部群众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近年来,一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踏上这片沃土,投资兴业。2017年,成功签约18个项目,总投资231亿元。2018年签约1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8亿元。
驻马店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高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产业集聚区的班子团结,干部有为,社会和谐,风清气正,强劲的发展态势日益彰显,蓬勃的发展局面日新月异。市产业集聚区有信心、有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园区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税收实现50亿元,成功创建三星级产业集聚区,成功晋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发展做出积极的、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