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8年04月24星期二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子房村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8-04-24 08:16:48  

“人在画中笑,花在画旁俏”,这样来描绘子房村一点儿都不为过。少女的一颦一笑,动物的动静相宜,远山的浓墨重彩,每一幅画卷都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 

子房村位于驿城区蚁蜂镇西南部,全村1000多人。金顶山、蚂蚁山、云梦山和毛公山四周环抱,让山脚下的子房村气候凉爽,风光绮丽。近日,记者慕名来到子房村。说起子房村的故事,许多村民都会向记者提起一个人——张良。村民说,他们都是张良的宗亲后代,也为生活在子房村而自豪。

liujx1804303.jpg

张氏手写族谱。

□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文/图

张良点将留美名

“我们村的名字是以张良的字命名的,以前叫张子房,虽然几经更改,但子房村的名字延续至今。”当天,记者在子房村见到了村里的老党支部书记张三龙,今年76岁的他算是村里辈份最长的老者,而且子房村的历史典故和文化他都记忆犹新。

伴随着张三龙和子房村党支部书记潘中亚的对话,子房村的故事逐渐呈现在记者面前。

村里人祖祖辈辈都知道,子房村是当年张良的流放地。

张良出身贵族,祖父叫张开地,曾任战国时期韩国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两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逐渐衰落。西汉时期,张良已经是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被封留侯。

“秦灭韩时,张良原有家丁300人,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谋杀秦始皇为韩复仇。他本想趁秦始皇东游时刺杀,但没有成功,秦始皇下令捉拿刺客张良,张良遂逃回老家隐姓埋名。”张三龙的讲述把众人带到了七雄争霸的年代。

回到老家的张良并没有因此而颓废,他暗中招兵买马,在村南头的山上训练士兵,还曾带领大家击退叛军的突袭。很多年前山上还有一块平坦的大石头,是张良用来点将的平台。

liujx1804302.jpg

子房村。

后来,村民们在村里修起了祠堂、门楼和牌匾,纪念祖辈张良对他们的庇佑。因张良字子房,故村民们把村庄名定为子房村。

劈山开石留踪迹

小时候,张三龙经常到村庄附近的一条沟里拾柴火,和小伙伴在水塘里游泳。至今他还记得,那条沟名叫张良沟,是张良当年用宝剑劈山劈出来的。

“相传当年有贼人告密,一天,秦国派数千人马捉拿张良。为躲避追杀,张良跑到了里口寨庄(今胡庙乡里口庄)。”张三龙讲起这段传说时,脸上熠熠生辉。眼看秦兵追了过来。张良情急之中跳到一块高耸的岩石上,拔出宝剑从西南到东北照地上深深划了一下。顿时,晴天霹雳,电闪雷鸣,暴雨滂沱,把追兵拦截在了河北岸。

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霞光,张良随青云直上,飞落到了袖子山顶,他手持宝剑插入袖子山峰,化作青烟向东南方向而去。据说,张良成仙了。

现今袖子山山脚下至龙泉北向东的这条大河相传就是当年张良用宝剑划出的。从里口向东南袖子山顶方向观望,可见封顶西边有一把宝剑在上面插着,如今已成为广大游客驻足观赏的一个景点。许多人慕名而来,想一睹英雄当年风采,这个传说也流传至今。

樊哙墓引遐想

西汉的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樊哙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樊哙曾在鸿门宴上营救刘邦而被封为舞阳侯,他和张良一文一武,是刘邦的左膀右臂。

在子房村,一块至今无法铲平的麦地相传是樊哙的坟墓,留给众人无限的遐想。

“就是这块地,多年来一直比附近的土地高,几次平整都没有铲平。”潘中亚指着村北侧的一块突兀麦地告诉记者,相传这是樊哙的坟墓,而且相关部门来考察过,30多年前的确山县志上对子房村的传说也有记载。

“是不是樊哙的墓我不能确定,但我知道这块地里原来还有个水牛寺,寺门口有石碑和石狮子,寺里有两个院子,每个院里有两间偏房,正中间屋里摆放着佛像,香火很旺。”张三龙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村里破除四旧平整土地,当时都是人工挖掘,平整了几天,但这块地还是比其他地方高,一些老年人说地下埋着樊哙,有许多宝贝,所以土地难以平整。

参加土地平整的张三龙和同村的另一名同辈还在现场挖出了两尊佛像。张三龙把其中一尊佛像拿回家后,张三龙的母亲十分生气,称这些东西不能带回家,让他赶快扔掉。“我随手把那尊佛像扔到了后院的水沟里,可后来去挖,怎么也找不到了。”张三龙说,村里的那名同辈几年前把另一尊佛像卖给了前来收古玩的人,从此再没有对古老故事的相关印证了。

底蕴深厚子房村

在村民张发刚保存的张氏族谱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明末,流寇到处惨害百姓,河南尤其惨烈,张氏族谱及庙宇也毁在其中,当时子房口、子房村等古迹得以保留。到了道光元年,张氏曾祖张瑞光和兄长张士傅亲赴江西龙虎山请五十二代天师奏准,重修留侯庙并续写张氏族谱,当年还有一部手抄本带回了子房村。

“张瑞光兄弟俩去世后,众人捐资将子房口留侯庙迁到了蚁蜂西大街。”张三龙说,民国时期重新修建宗祠时,村里的张氏后人还邀请了江西龙虎山张氏后人,对方寄来天师世家书籍一部,但这些贵重的资料在动乱的年代被毁了。

为了怀念先祖,多年前,子房村村民在村南半山腰一座寺庙里建了张氏的宗祠,墙上写着从张氏始祖六十代天师(每代人中最有威望的人)的名字。每年春天,附近夏庄、张湾等地的张氏后人都要聚在一起祭祖,张三龙说,蚁蜂镇张姓的村民都是一家,无论是否相识见面都很亲。

近年来,子房村依据地理位置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独特风格的新农村,许多远在外地的村民回到家乡纷纷赞叹“美丽乡村子房村名副其实”。

蚁蜂镇党委书记段德政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介绍,蚁蜂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镇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对蚁蜂的地理名称、人文典故、民间传说进行加工整理,根据蚁蜂的地名和一些传说,提炼出了“团结协作、勤劳奉献、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蚁蜂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