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非遗丝弦道 古韵新曲上荧屏
《乡韵·乡魂——丝弦道》开机仪式在平舆举行
晚报记者 苏 玲 文/图
《乡韵·乡魂——丝弦道》开机仪式现场。
本报讯 3月30日,平舆县上河城春光明媚、游人如织,由平舆县委宣传部、平舆县文广旅新局主办的大型纪录片《乡韵·乡魂——丝弦道》开机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丝弦道是诞生于平舆县的一个民间稀有剧种,由清末民初名士——平舆县万冢镇万寨村人万道同创立,迄今已走过百年沧桑历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丝弦道曾经活跃于汝南、平舆、正阳、遂平、安徽阜阳等地,戏班林立,艺员众多,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丝弦道濒临失传。
近年来,平舆县相关部门先后搜集、记录丝弦道曲牌60多个,整理复排了传统曲目《小秃劝妻》、现代小戏曲《争婆婆》等数十个节目。《小秃劝妻》在2005年河南省第二届民间文艺会演中摘取8项金奖。2007年,丝弦道艺术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新编大型古装剧《德孝情》在驻马店市第五届戏曲大赛中荣获多项大奖。2017年11月,平舆县非遗剧目《德孝情》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汇报演出,受到京城观众的欢迎。
据了解,为挖掘、整理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稀有剧种,由驻马店市公共关系协会牵头,联合北京燕归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驻马店大公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黄淮学院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制作大型电视纪录片《乡韵·乡魂——丝弦道》。目前,该剧组已完成前期所有工作,并计划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平舆县文化馆馆长王勇告诉记者,电视纪录片《乡韵·乡魂——丝弦道》的制作,是对平舆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丝弦道的创始、发展、传承等历史进程的浓缩和再现,是对丝弦道创始人万道同传奇一生的回顾与展现。影片的拍摄必将更好地挖掘和弘扬平舆县传统戏曲文化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向世人展现平舆县近年来取得的新成就、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