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千家之力解一家之难
农机安全互助保险显威力
农民致富有了安全保障
晚报记者 王仲华
通讯员 戚力帆
本报讯 3月30日,记者从市农机局获悉,自2015年开始,我市率先在河南省进行的农机安全互助保险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我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455万马力,农业机械总值达90亿元,各类拖拉机60多万台,全市综合机械化率86.2%,农机合作社930个。然而,随着全市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农机保险业务空白的现实严重制约着我市由农机大市向农机强市转变。
为打破制约机械化发展的瓶颈,2009年,陕西省在全国率先设立农机安全互助保险试点,随后,湖北、湖南、江苏、上海等省市也开展了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借鉴外地的经验,市农机局多次派人赴陕西省、湖北省、湖南省等地考察学习,并结合我市实际,以会员互助为基础,政府鼓励、协会搭台、农民自愿、行业自保、专家管理、风险共担;由农民互保、互监、互检、互利;把农机安全生产监理、技术推广应用与事故损失补偿有机结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服务保障模式。
我市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的试点,破解了农机保险业务商业保险承保难、不愿保及农民买不起保险、无保障的历史难题,改变了涉农保险的发展方式,实现农机风险保障的多元化、资源优化组合,开创了各级政府、农机安全监理系统、保险专家服务机构、农机制造经销企业、修配厂商和农机手等各方面互助合作、和谐共赢的新局面。
集千家之力,解一家之难,我市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为群众解了难、为政府分了忧。2015年至今,我市共发展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会员11616名,收取农机安全互助保费489.8万元,理赔事故841起,理赔金额248.9万元。市农机化协会还与银行签订战略协议,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手可以用大型农业机械做抵押贷款,两年来共发放2亿多元贷款,有效解决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农民购机资金短缺的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机手的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