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8年03月15星期四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18项税改措施惠及千万家企业

发布时间:2018-03-15 08:30:13  

 多位部长现身“部长通道” 回答减税降费、产权保护等热点问题

18项税改措施惠及千万家企业

daih180336.jpg

daih180337.jpg

daih180338.jpg

daih180339.jpg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回答记者提问。

13日,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内的多位部长走上全国人大“部长通道”,就如何更好为企业减税降费、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如何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

4月起办税清单“最多跑一次”

第五次走上“部长通道”的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13日带来了两张趋势图,一张是过去5年税收增幅变化图,一张是过去5年企业所得税增幅变化图,都呈V字形,但税收增幅是“左边长、右边短,企业所得税增幅是“左边短、右边长”。“减税与增加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就体现在这两个V形图右边‘一短一长’的转化之中。企业效益增幅回升的‘长’,有一部分是由国家税收增幅回升的‘短’转换而来。”王军介绍,用税收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带来经济发展的“乘法”。这在国际上也下出了一手漂亮的“先手棋”。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涉税内容,王军谈到,报告中共有31处提到“税收”,其中今年推进的减税降负和税收改革举措有18项,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笔最多的一次。这些减税降费的举措,将惠及上亿的自然人和几千万家企业,同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

王军透露,从今年4月1日起,对于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上所列的办税事项,在全国范围内承诺100%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网上办”;从8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实现100%的办税服务厅一厅通办所有税收业务,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好。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

“国进民退”说法不正确

针对东北的国有企业改革,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回应,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的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包括国资委在内的有关部门,正在努力推进东北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肖亚庆谈到,改革里,既有市场和行业的周期,也有结构调整的过程;既需要企业内部激发内生动力参与市场竞争,也需要各种所有制企业和其他各方大力支持。“我对东北的国有企业改革充满信心。”

对于改革中“国进民退”的说法,肖亚庆表示,无论从逻辑关系还是实践结果来看,说“国进民退”都是不正确的。从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国有企业和各种所有制企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企业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够创新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在互助中才能发展出更多的新领域。“所以,我不但不担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之间存在的竞争关系,而且我想这种竞争会产生新的合作机会和发展机会,让大家共同发展。”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

摸清家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是一个文化遗产大国。我们究竟有多少文化遗产家底?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介绍,近年来,随着多次文物普查,经过统计,我国有76.7万处不可移动的文物,1.08亿件套可移动的文物,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348个传统戏曲剧种,3.3万处革命旧址,2100多处抗战的文物保护单位。

“摸清家底,是为了做好文化遗产工作,而做好文化遗产工作的核心就是四个字——保护利用。”近些年,相关部门建立落实了国家文化文物部门和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的文物保护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拥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了全国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同时,对失责者严肃追责,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有效保护地下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对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实施抢救工程,记录老艺人、老工匠的记忆,并抓紧培养年轻传承人,以避免出现“人亡技失”的情况。

“人民群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正日益高涨,去年参观人数已经达到9亿人次,到博物馆过大年也在今年春节成为一种新风尚。”雒树刚表态,文化文物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好自己的责任,使文化遗产既保护好,又活起来,造福社会和人民。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

推动专利法修改引入惩罚性赔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渐渐成为一个热词。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过去5年,仅专利行政执法办案的总量就达19万件,年均增长率40%。

申长雨表示,将从四个方面抓好知识产权保护的贯彻落实。一是坚定不移地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推动专利法修改,引入惩罚性赔偿措施,加大对各类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二是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的工作格局,和有关部门一起综合运用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等多种渠道,形成合力。三是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的“快”保护,实现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协调联动,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最后,就是做到“同”保护,以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国家知识产权局要做到:对内资和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对大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对单位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

(据新华社)

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安庭文化产业需要“洛阳纸贵”

“应该注重文化产业辐射所有产业的功能,比如‘洛阳纸贵’就是个经典案例,因为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三都赋》,以至洛阳城的纸张卖到断货,整个洛阳纸贵。”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琵雅国际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庭呼吁:将文化产业与目前的第一、二、三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并列为第四产业,确立文化产业辐射所有产业的主导地位,确保我国文化自信国策的实施与影响。

安庭委员认为,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已从以往的产品消费型,向体验消费型、认知消费型进行大幅度地转化与升级,文化产业的核心驱动力与竞争力,正在由后端转向前端的产品,并极大地促成了所有关联产业的技术升级与产品升级。文化消费需求成为所有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沃尔特·迪士尼有一句经典语录说是‘别忘了,我们的事业是从一只老鼠开始的’,迪士尼电影每1美元的票房收入,驱动的至少是100美元的全经济要素成果。迪士尼的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拍摄于1928年,90年后这部动画片的经典文化元素,依然强劲地驱动着包括迪士尼乐园在内的亿万美元的市场价值。”安庭委员认为,在经济价值认知上,文化产业诞生的“1元钱”,复制、裂变、衍生、覆盖到其他产业链条时,能够呈几何级数增长,特别在互联网技术空前普及的当代社会,无数商业案例表明,文化产业“1元钱”的权重,远大于其他行业。

安庭委员建议,文化产业全行业属性的经济价值,值得深入研判、分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地位应当彰显,文化产业应当作为主导产业。而如何让文化产业产生更多的“洛阳纸贵”,安庭委员则建议,首先应该对文化产业从现代服务业中剥离成为独立的“第四产业”这一命题进行系列专题研究,厘清文化产业对应其他产业的动态配重数据模型和文化产业供给侧数量质量评估数据模型等,先期启动“文化产业GDP配重大数据”的数据模型分析及研究机构。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