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带着自家“宝贝”走上“代表通道”
红苹果成了脱贫的“金苹果”
一颗红苹果,一个鱼皮制成的钱包,一台会翻译的智能机器……昨天下午,部分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国人大代表里,有不少都带着自家的“宝贝”,向中外记者讲述身边的变化。来自云南代表团的人大代表郭大进说,农民们通过种植苹果脱了贫,红苹果变成了“金苹果”。
刘蕾
郭大进
全国人大代表刘蕾
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承
一身亮丽的民族服饰,一对有异域风情的耳环,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同江镇中心校教师刘蕾一走上通道,便令人眼睛一亮。“我的头饰、手上的挂件和皮包,都是鱼皮做的,是我们当地最有民族特色的鱼皮手工艺品。”刘蕾说。
作为唯一的赫哲族代表,刘蕾介绍:“总书记来看望我们后,两个乡的农民大力开展民族旅游,用旅游带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刘蕾说,大家现在的积极性很高,不仅开设课堂传授民族语言,还创办了各种节日,希望通过民族旅游业带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同其他民族同胞一起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快。“我也在这儿邀请大家到中国的最东方,去看一看我们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赫哲族。”
全国人大代表郭大进
红苹果成了脱贫的金苹果
第一批走上通道的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市长郭大进,是带着一颗红苹果来的。
昭通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到目前为止还有92.34万户贫困人口。郭大进介绍,2017年,昭通市有25.9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靠的就是手上的红苹果。“进入昭通人的朋友圈,你能发现很多人都在卖昭通的生态高原苹果,果农收入翻了好几倍,红苹果变成了‘金苹果’。”
全国人大代表卓嘎
村里买东西能扫码付款
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玉麦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卓嘎,被人所熟知的故事是神圣国土的守护者,一家三口半个多世纪坚持守护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藏隆子县玉麦乡。2017年10月28日,习总书记给卓嘎姐妹回信,肯定她们父女两代接力为国守边的行为,勉励广大农牧民扎根边陲,守护好国土,建设好家乡。
“这些年,玉麦乡的变化翻天覆地。”不会说汉语的卓嘎,用藏语告诉记者,村里通往外界的公路通了,有电了,买东西可以直接用手机微信扫二维码了,各级党委也正在给村民建小康村的新房。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
人工智能正有温度地走向人们
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带来了一部机器翻译机,当着记者的面给机器出了三道中译英和英译中的“考题”。刘庆峰说,去年,我国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人工智能技术正越来越有温度地走到人们面前,进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语音合成技术让机器可以开口说话,机器可以阅改高考语文作文,机器汉英翻译能达到专业八级水平,机器甚至已经能在150多个病症方面达到一线医生水平。
“中国在人工智能的源头创新上,很多方面已经跟世界并跑,部分甚至领跑,下一步的关键是在应用驱动中让数据迭代不断进化。”刘庆峰笃定,中国一定能够赢得人工智能的未来,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