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第一个进入“部长通道”
多种模式解决“三点半难题”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接受采访。
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式结束之后,位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部长通道”同时开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司法部部长张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等多位部长走出会场,进入“部长通道”,回答记者在现场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是首位进入“部长通道”的部长。记者率先抛出的问题是广大学生家长最关心的“三点半难题”,中小学生普遍在三点半左右放学,对上班族家长来说,接孩子放学成为难题。陈宝生表示,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已于去年2月下发相关通知,“三点半难题”有一定程度的缓解。陈宝生介绍,目前全国已经有25个省市自治区制订了符合各地实际的应对方法。比如上海的规定是,中小学校后服务实现100%全覆盖,服务时间是下午3时30分至5时,参与这项服务的老师在工资方面会给予一定倾斜;北京规定3时到5时是校后服务时间,主要内容是开展课外活动,每名学生每年补助700~900元;广西则通过社区资源解决托管问题。
陈宝生说,接下来,教育部将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同时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三点半难题”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例如老师的劳动时间加长之后,成本如何分担,劳动法规如何调解等。
在提高教师待遇问题上,陈宝生表示,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要办好六件事,一提,提高地位待遇;二改,改革教师配备制度;三育,振兴师范教育;四用,加强教师使用,压担子,指路子,提点子,给位置,发票子,给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五保,保障保护教师合法待遇;六尊,重振师道尊严,全社会尊师重教。陈宝生特别强调,要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同时,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落实贫困地区教师的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