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前,备受媒体关注的“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内中央大厅北侧首次开启。杨利伟、潘建伟、杨扬等来自多个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走进“委员通道”。作为北京市推荐的全国政协委员,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十九大手语翻译周晔等来自基层一线的委员在“通道”亮相,讲述他们的心声,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杨利伟、潘建伟、赵红卫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
全国政协委员赵红卫
将研制京张智能高铁动车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赵红卫介绍了未来我国铁路动车组的方向。
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研制的“复兴号”铁路动车组列车正式上线,它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未来“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将朝着系列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研发团队正在基于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的基础上研制250公里/小时和160公里/小时的动车组系列化平台,来适应不同的运营环境、地质条件和制度等级要求。
赵红卫表示,动车组还会朝着智能和绿色的方向发展,研制“京张智能高铁动车组”。“在这个动车组上还会实现自动驾驶功能,从列车启动加速到减速、停车,司机只要按一个按钮就能够完成。”赵红卫说。
全国政协委员杨利伟
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员杨利伟3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进入空间站时代。
杨利伟说,经过2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突破并掌握了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交会对接三大基本技术,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今年,我国将选拔第三批航天员,此次选拔在数量、种类、范围上都有所变化。
“以前飞行任务两年左右一次,将来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期间每年要有两次发射,需要航天员的数量会更多,所以选拔航天员的数量会增加。此外,空间站是国家级的太空实验室,我们还要选拔载荷专家在里面做实验。”杨利伟说,“本次航天员选拔招收的范围将面向社会的相关领域进行选拔,不单单选拔男性航天员,还有女性航天员。”
全国政协委员周晔
要为残障儿童提供个性化教育
中央电视台20多年来“从不说话的女主播”周晔3日亮相“委员通道”,熟悉的面孔让不少人恍然,常常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中的那个手语翻译原来也会说话。周晔打趣道:“我可以讲话,而且能够讲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话。”
周晔是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十九大手语翻译。“非常荣幸以委员的身份站在两会上,虽然不能用手语播报两会,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这个机会教大家一句手语,希望大家更好地和残疾人士交流。”周晔说着举起了右手,握起拳,竖起大拇指,然后大拇指向下点了两下,非常形象,就像是在点头示意,之后食指伸出指向记者们。“非常好记,也非常实用,是谢谢你!”
周晔还提到,从学会说“口红”两个字,到说出“周校长,抹口红,真好看”,一个患唐氏综合征的孩子要经历的困难是普通人想象不到的,不同残障类别的孩子要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最适合的教育,希望大家关注残障儿童教育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
构建天地一体化量子保密通信网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3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量子保密通信研究在国际上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2017年,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结合“墨子号”卫星,潘建伟团队成功实现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潘建伟表示,希望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保护千家万户的信息安全。
潘建伟表示,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也非常有特色,在国际学术界牢牢占据一席之地。2017年,我国发布了首台光量子计算的原型机。光量子计算机是强大的计算工具,可以在气象预报、药物设计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3到5年的努力,实现50个比特的相干操纵,在某些特定问题的求解上,计算能力可以媲美目前最好的超级计算机。”潘建伟说。
全国政协委员杨扬
北京冬奥会争取全面参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委员会主席杨扬3日下午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将争取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所有参赛项目。
杨扬说,我国有些项目刚起步,任务艰巨,运动员们将争取拿到所有项目的参赛资格。此外,在我国的优势项目和一般优势项目方面,冬奥健儿也将努力夺金。
如何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杨扬指出,大型赛事要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为此,北京成立了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委员会,从伙食、住宿、交通、赛事管理等方面为运动员争取更多权益,尽可能保证每个运动员的家人都有赛事门票,能在赛场为自己的亲友加油助威。
“后奥运”时代怎么办?杨扬表示,我国将以“3亿人上冰雪”为目标,推广冰雪运动。“如果那么多人参与,到时冬奥赛事的场馆、设施也将供不用求。”(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