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8年02月13星期二

标题导航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馍里的期盼

发布时间:2018-02-13 08:50:40  

□晚报记者   栗晨曦    /

yinyy180234.jpg 

年馍。

yinyy180233.jpg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装年馍。

摆成小山的豆包、满盆的油条、精致的枣花馍……211日(腊月二十六),上蔡县无量寺乡无量寺村刘二位家的院子里喜气洋洋。从早上起来,她和老伴便不时向门外张望。他们在等待儿子、孙子、孙女几家从郑州、驻马店回来带他们蒸的年馍。每年都是在这个时候,一家人真正团聚。

等待

昨天上午11时,记者来到77岁的刘二位家,此时的刘二位和老伴已经把所有给儿女的年馍都准备好,并开始准备午饭。“那几家子女回来,他们爱吃我做的手擀捞面,我得给他们做一顿,不知多久没吃过我做的饭了。”说着这些话,刘二位笑了起来。

她告诉记者,孙子在郑州定居,儿子、儿媳妇平时有空就去郑州帮忙带孩子。孙女在驻马店工作,平时工作比较忙,回老家和他们团聚的日子也越来越少。每次想念他们,刘二位就会打电话和他们说会儿话……

刘二位和老伴把午饭准备好时,刚好儿子、孙子、孙女到家。听到停车声,刘二位和老伴儿赶紧迎了出来。“娘,这是我们给你带的年货。你们这几天蒸年馍没累着吧?”刘二位的儿子迎了上去。“不累,不累!看着小孩们吃我们蒸的馍,我们高兴。”刘二位说。

欢聚

一家子四世同堂,院子里到处是欢声笑语。

“你看这是豆包,今年蒸得很小巧很劲道。这是枣花和馒头,你们平时喜欢吃。看这油条炸得多好,你们尝尝。”刘二位说着,拿起一根油条给了孙女。

刘二位的孙女告诉记者,奶奶爷爷年近80,爸爸50多岁,自己也30岁了,可奶奶爷爷还是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大家,每年都要蒸很多年馍,就是为了让他们吃到家里的味道。

期盼

“今天回来的是我的大儿子,我们一年和他们团聚不了几次。每年我们蒸了年馍,就会让他们回来拿。就是为了多一次和他们团聚的机会。我们老了,天天想着和自己的孩子团聚。”刘二位告诉记者。

“每年我爹娘都会蒸400多个年馍。每年我们弟兄几个都对他们说,不用再给我们蒸年馍了,可每年他们都会继续这么做。”刘二位的三儿子说。

“他们已经年近80,以后我们只要有机会就回来与父母团聚。”刘二位的大儿子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