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北站候车室,旅客通过问询机器人“小路”查询信息。
“刷个脸、刷下证,请您进站乘车!” 3秒钟进站没压力。这车是不是“黑车”,来扫个码验明司机身份,还能评价服务。在机场、火车站、高铁站及客运站,“智慧春运”温情细节处处可见,返乡路上的新技术很接地气。
扫码查车辆信息
北京市服务今年春运的6641辆客运车辆,都有一个专属二维码。乘客上车前、上车后,都可以随时扫码查询车辆信息、评价服务。
二维码一套8张,分别在车门(前门中间)、车尾(车尾外玻璃)和车窗(车身中部)上张贴。
乘客扫扫码,就能查询正规车辆的车牌号码、企业信息、道路运输主管部门核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情况等信息,来识别车辆的合法性以及营运状态,你上的是不是“黑车”,一扫码就知道。
机器人引路
在山东青岛北站,集合人机交互、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项新技术的问询机器人“小路”亮相候车室。
太原站,智能机器人“小原”上岗值班。“小原”是太原站首个服务车站的智能机器人,它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记住”站在面前的人,并且提供帮助。
“如果旅客第一次见到‘小原’,通过自我介绍或别人介绍,旅客的身份信息就会录入‘小原’的身份库中。‘小原’再次见到这位旅客会主动打招呼。”铁科院电子所驻太原站的项目经理王忠英介绍,机器人“小原”还有引路功能,旅客在屏幕上选择目的地后,“小原”将自动规划最近线路,并带领旅客移动到目的地附近。(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