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选好、办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一项项民生实事,聚焦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岁末年初,各地一批去年的民生实事在盘点,新一年度的实事计划在亮相。我们的记者踏着新春走基层的脚步,来到一个个现场,探访这些关乎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民生实事办得怎么样。今日起,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栏目。关注我市的民生实事,请您和我们一起关注。
领了工资领补贴产业扶贫见实效
□晚报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张红波 文/图

工人们在领务工补贴。
本报讯 “姐妹们,大家把手头的活儿停一停,领导来给咱们发补贴了……”2月1日上午,天气晴朗。记者跟随盘龙街道盘龙社区党支部书记胡黎明和盘龙镇驻村第一书记朱建坡一起,来到位于盘龙社区的康茂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布袋加工厂,高兴地朝工厂里的女工们喊到。车间里顿时一片沸腾,女工们兴高采烈地涌向门外,等待着务工补贴的发放。
为带动贫困户就业,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由盘龙街道帮扶单位确山县妇联牵头引进,盘龙街道协调选址,帮扶单位驻马店市第三高级中学负责车间装修的康茂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布袋加工厂,于2017年9月落户盘龙并建成投产。该厂是盘龙街道扶贫项目基地,现有机器16台,已带动8户贫困户脱贫。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全棉购物袋、旅行包、运动包、厨房三件套等。产品全部出口,畅销美国、欧洲、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激发贫困户的工作热情,盘龙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根据工人的熟练程度和实际的工资额度给予相应补贴。除应得工资外,已工作四个月的工人,按工人实际工资的50%给予补贴;工作三个月的工人,按工人实际工资的35%给予补贴;工作二个月的工人,按工人实际工资的25%给予补贴;工作一个月以后的,按工人实际工资的10%给予补贴。工资达到700元的另奖励工资的10%。此举大大调动了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扶贫车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满足了贫困户“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让当地贫困户真正找到了脱贫的方法。女工们纷纷表示,在家门口就业,既挣了工资,政府又发放了补贴,还不耽误干农活、照顾家里,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据了解,下一步“扶贫车间”将继续增加用工量,招纳新一批学员,帮助更多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