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8年01月30星期二

标题导航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心门卫李昆山

发布时间:2018-01-30 09:09:32  

□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

一把旧椅子被捡了回来,用铁丝将松动的地方固定,敲敲打打后旧椅子又可以使用了。昨日下午,在市向阳街南段向阳公寓门口,记者见到了正在变废为宝的热心门卫李昆山,听他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

 yaohf1801162.jpg

热心门卫李昆山。

认真负责

今年66岁的李昆山在向阳公寓当门卫近10年了。刚开始,他和妻子王荣居住在几平方米的门卫室。后来,由于替子女照顾几个孩子,李昆山就在附近搭了一个小棚子以供休息,同时也方便给晚归的住户开门。

“有一次,我回公寓的爸妈家,路过门卫室时没有和门卫李师傅打招呼,就直接把电动车骑到车棚,李师傅一直追到我身边询问。李师傅工作起来非常认真。”市民高女士称,因为父母经常不在家,她去的次数少。前几次进公寓时,李师傅总要问她来找谁,弄得她有些尴尬。后来熟悉了,大家见面都不忘打招呼。

晚归的住户经常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时间不是太晚,但小区的大门已经关上了,只留下小门供大家进出。每次大家晚上开车回家时,李昆山就会连忙起床开门,还不时在院里转几圈,检查一下车辆和院里的安全。

为了大家停车方便,李昆山经常将停放在车棚或者楼下的车辆摆放整齐。小区骑电动车的住户比较多,每天都有为电动车充电的情况。为了大家的安全,李昆山设置了车棚,既为电动车充电遮风挡雨,同时又避免了许多安全隐患。

“李大哥和王大姐都是热心人。有一次,我生病在家,子女不在身边,他们见我一天没出门,主动敲门询问,同时还为我送来热乎乎的饭菜。”姚女士说,大家在一个小区居住就是缘分,虽然刚开始不认识,但经过交往就熟悉了,好邻居很多时候比亲人还要亲。

变废为宝

住户们都知道,李昆山夫妇很热心,不但热情跟居民打招呼,同时还热心给居民提供帮助。

“小区有两幢楼,几十户居民,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亲如一家人。”小区居民说,该院住户中以老年人居多。闲来无事时,老年人就坐在小区门口闲聊。这时,李昆山夫妇主动把小棚子里的床让给大家坐,还搬来小板凳让给众人使用。

一名住户搬家时把旧沙发扔到小区外的垃圾堆上,李昆山将其捡了回来,进行简单修理。旧沙发又可以使用了,为小区居民晒太阳提供了方便。

对于李昆山夫妇把一些旧东西捡回来,有些住户不理解。李昆山夫妇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们从小在农村生活,懂得珍惜,而且很多时候这些旧物品都派上了用场。

别人扔掉的扫帚经过李昆山左绑又扎,使用起来十分顺手;几截小木棍他也舍不得扔,为住户支撑雨棚;废弃的木板用来遮挡小厨房;旧铁丝用来固定桌椅板凳;旧塑料布搭在棚子上可以遮挡风雨;铁皮盒子缠上几圈旧纸箱,再找来海绵和布条,一个舒适的小凳子就诞生了。

李昆山说,他年纪大了,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看不惯浪费。有些旧物品经过简单收拾还能发挥作用,这样一来既能节省还能方便大家。他只不过动动手而已,累不着。

李昆山的小棚子里除了一张床外,大部分物品都是他变废为宝的杰作。邻居们在这里聊天的同时,还能享受他劳动的成果。

热心服务

随着近几年网上购物的迅猛发展,邮寄到小区的包裹大大增多,许多快递员图省事,直接将包裹放在门卫室。为了方便居民,李昆山总是将这些包裹认真查看一遍,然后将其排列整齐。等到居民下班时,李昆山再将包裹送给居民。遇到没有领取的包裹,李昆山就一一送到居民家中。

“有一次,我外出办事几天,网购的物品寄到小区,李师傅帮我保管。等我回来后,李师傅及时把包裹给我。真的很感谢他为小区居民的付出。”小区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

有一次,居民姚女士家的楼顶漏水,姚女士向李昆山求助。李昆山二话不说,连忙借来梯子爬到楼顶查看。

据了解,居民出去有事,而家里来人或者遇到其他事无法及时回来,只要打电话交待一声,李昆山都会帮忙;居民想出售住房,把钥匙交到他手中都很放心。

“小区居民找李师傅帮忙,他从来不拒绝,总是那么热心。”一位住户笑着说。

前几天,一位住户外出几天,恰巧市区降温下雪,担心家中自来水管道出现冻坏漏水的情况,就给李昆山打电话,让他帮忙查看一下。李昆山先查看水表,又到楼顶查看热水器。没发现问题后,他又给住户回了电话。

“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小区居民对我们都很好,时常帮助我们。我能为大家做些事也是应该的。”李昆山的妻子王荣说,住户们也没把他们当外人,有时候外出吃饭还给他们捎些好吃的。他们都记得这些恩情,能和这些好邻居生活在一起也是福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