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受到帮助一直心存感激
市民张琳寻找“恩人”表谢意
希望市民提供线索
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本报讯 受过别人的帮助一直心存感激,市民张琳有个心愿,想对20多年前帮助她的那位热心市民表示感谢。昨日,张琳向本报求助,希望找到当年那位向她伸出援手的男孩。
多年前受到帮助
张琳告诉记者,这件事在她心里20多年了,她很少向别人提起,但至今想起来心里都是暖暖的。
1993年,张琳上初中二年级。当时,张琳家住原二七广场附近。
“有一次周末,我骑着自行车带着弟弟,到市风光路三巷的一个同学家玩耍,没想到在路上出事了。”张琳说,走到一家录像厅门口时,她听到坐在后面的弟弟哇哇大哭。停下车后,她发现弟弟的左脚卷到自行车的后轮里了。
张琳吓坏了,连忙把弟弟抱下自行车。“见此情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弟弟受伤,父母肯定要责怪我。”张琳说,看着弟弟哭,她也跟着伤心起来。
就在张琳手足无措时,一位男孩蹲了下来,询问张琳怎么回事,是否需要帮助。看到有人愿意帮助自己,张琳哭着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对方说:“别怕,这里离医院不远,我陪你带着弟弟去医院检查一下。”
“慌乱中,我只记得他帮我推着自行车,我扶着坐在后座的弟弟。就这样,我们来到医院的急诊室。”张琳告诉记者,她只顾着担心弟弟是否受伤,其他的事情都是那位男孩在帮忙解决。医生检查后称没什么大碍,张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心存感恩回馈社会
张琳说,那位男孩帮她垫付了检查费,而且事后没有向她索要。因为年少无知,她连对方的姓名都没顾上问。
多年来,这件事一直在张琳心里“保存”着,每次想起来都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虽然自己没有什么大成就为社会做一些大贡献,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民,但只要自己有这个能力,一定也会像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一样,去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遇到有人求助,张琳会尽一份心意;遇到义务活动,她总会积极参加。张琳说,长期以来,她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当有人需要自己帮忙时,她都会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力量。
张琳说,平时,她做的那些小事微不足道,但能帮助别人,那份快乐是难以形容的,也许当年那位男孩帮助她时和她有同样的心情。虽然事情过去20多年了,对方的面孔已经模糊了,可张琳依旧记得对方说过的话、做过的事。
“我没有记下对方的名字,这对找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我还是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能表达我迟到20多年的谢意。”张琳称,当年帮助她的男孩有十五六岁,身高约1.7米,体形瘦瘦的,说话声音洪亮。对方穿着蓝色校服,胸前有黄色的条纹。
张琳希望广大市民能提供线索,或者曾帮助她的那位男孩能出面相认,了却她多年的心愿。
(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