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受伤 生命垂危
医护人员紧急抢救重伤幼儿
目前孩子已转危为安
□晚报记者 倪迎娟
通讯员 李 茂
本报讯“孩子的命能保住,多亏医生的全力抢救。”昨日,患儿明明(化名)的家长,想起1月12日发生的事还心有余悸。
1月12日下午4时30分,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师沈雁冰接诊了一名11个月大的患儿。患儿头部有外伤,当时已出现呼吸不规则、昏睡不醒、左侧瞳孔散大等症状。患儿情况十分危急,该院急诊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为患儿行头颅CT检查,发现颅内有大量血肿,患儿随时有生命危险。
一场由急诊科、神经外二科、麻醉科、手术部、泌尿外二科、小儿重症科共同参与的与死神抗争的抢救治疗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死神正一步步向患儿逼近,急诊科立即打电话请求该院神经外二科值班医师李茂前来会诊。接到电话后,李茂跑步来到急诊科,一边安排病房,一边请示上级医师,安排具体用药及抢救措施。 患儿入住病房后,该院神经外二科主任高岩升立即查看患儿。由于患儿年龄小、血肿量大,手术风险很大,如果转上级医院很有可能在护送途中就出现呼吸、心跳停止。高岩升与患儿家属沟通后果断决定,为患儿手术治疗。
由于患儿小,血管不易寻找,扎针、抽血等术前准备工作都非常困难,神经外二科护理人员全员参与,积极术前准备, 为手术顺利完成赢得宝贵的时间……
送到手术室后,因患儿外周血管难找,麻醉前留置针的留置成为难题,正准备下班的麻醉师彭辉和准备接班的麻醉师黄素霞协同为患儿做麻醉。护士金曙光加班为患儿进行留置针的留置及输液管道的准备,梁沛、陈亚青全力以赴积极配合及准备器械和设备,手术部的护士几乎全体参与。由于患儿小,导尿困难,泌尿外二科的冯志刚迅速来到手术室,给患儿导尿。与此同时,儿童重症科也做好了术后的准备。
经过3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当患儿清醒后的第一声哭啼传出手术室时,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会心地笑了;当医生把患儿抱出手术室交给母亲的时候,其母亲激动的泪水和感激的眼神让所有医护人员都如释重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