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017年网络消费状况调查活动结束
网络消费成市民购物主渠道
四成消费者对网络商品质量表示不太满意
□晚报记者 王 捷 文/图
消费维权志愿者在进行问卷调查。
本报讯记者昨天从市消费者协会获悉, 2017年消费维权年的主题是“网络诚信,消费无忧”。为依法履行消费者协会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职责,市消费者协会联合驿城区消费者协会从11月起在我市开展了2017年网络消费状况调查活动,目前活动已结束。
据了解,市消费者协会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采取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3份。在走访过程中,消费维权志愿者发现,网络消费已成为我市消费者的主要购物渠道,七成消费者更乐于在网上购物,四成消费者对网络商品质量表示不太满意,认为网络交易的商品存在与描述不一致、虚假打折、促销活动先涨价后打折等现象。三成消费者对网络支付安全性表示担忧。超过三成消费者认为商家以各种理由不执行或附加条件执行退换货规定,人为制造退换货障碍。当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六成消费者会选择与商家或到网络第三方平台协商解决,约三成的受访者会寻求官方途径并联系消协进行投诉,促进问题解决,大部分消费者认为维权渠道不畅通、不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约一成消费者嫌麻烦而放弃维权。
根据收集的消费者意见和建议,市消费者协会建议,加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网络监管执法力度,并制定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网络消费环境,从制度层面和加大政府监管方面来约束经营者的不法行为,推动建立真正让老百姓放心的网络诚信及消费无忧的市场环境。增强网络经营企业的诚信意识、自律意识。
增强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消费者应当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在网络交易过程中注意选择信誉度好、售后服务有保障、第三方平台有良好口碑的网站消费,注意保留交易信息等相关证据,一旦出现纠纷可与平台内经营者沟通或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和解未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以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