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12月08星期五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布时间:2017-12-08 08:49:50  

□原无

流行词:报考   报班   报料

 

汉字虽然整体上属于表意文字,但也有很多字不可以“望文生义”。其中一个原因是汉字的发展历史太过悠久,经过多次的演变简化,最后就变得面目全非。这个字便是,它的外形和它现在的字义毫无瓜葛。如果你觉得这个字与“扌”有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它的繁体是報,左边是个“幸”与“扌”无关。这个“扌”来得很晚,是汉字简化时才有的。如果你认为它与幸有关,又错了。因为它原来并不是幸,和幸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它原来写作 niè(后来几经演化,人们把它合并到幸里面,把“大”归到了“土”里面,于是 变成了幸)。那么,到底是什么呢?《说文》里说:所以警人也。段玉裁进一步解释说:“其有人大干犯而触罪,故其义曰警人。”意思就是犯罪。孟世凯认为它是个象形字,说它的形状像刑具,两手入枷中,意为拘人。尽管其解释与前者有一定差别,但他们都认为它与犯罪有关。有了这个偏旁,報就必定要“涉嫌犯罪”了。右边的部分像手持节,持节意味着权力,所以其意思是治理。既然犯了罪,就要被治理,它们合在一起就成了判决罪人的意思。如《说文》所说:報,当罪人也,服罪也。在古代汉语里,它和執(执)字义相近,執是抓捕捉拿罪人。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報中的幸是帇演变过来的,而右边是阜。它是一个会意字,从帇、从阜,最早是金文字形。左边的“帇”象刑具的形状,右边的“阜”则像用手按着人使他跽跪的样子。两个象形的符号就这么合在一起了,于是治人罪的字义也诞生了。不知道此说从何而来。虽然结论也是治罪,但根据其中两个偏旁的原义,此探究让人难以理解。

这个字字义的演变跨度相当大。一方面,它逐渐引申为告诉、通知、报答、报纸等义。如报答、报酬,报告、告诉,回答、答复,报效,报纸等。另一方面,它的原义却渐行渐远。从现代汉语看,它的“原罪”已经给洗白了,唯有报复、报仇、报应还有那么一点点似隐似现的印痕。

现在,报和抱这两个字读音一样字形相近,很容易让初识者混淆。探索了报的前世今生后我们就发现它和抱相去甚远。报虽然有了“扌”但依旧不爱动手,不像抱一出手就是真的。这个时候我们想到了报社和报纸,报人们搞舆论宣传工作,经常玩“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把戏,原来是有一定渊源的。另外,报纸上的新闻报道最早和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监督权力,防止当权者滥用权力违法犯罪,是不是由它的本义引伸出来的呢?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报考、报班这些词的流行,反映了考试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一环,能显示社会的进步和公平;而报料一词的流行,则反映了当今时代媒体的力量、公共监督的作用以及公民意识的提高。词语虽小,却能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大变化和大走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