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前总统被胡塞武装打死
昔日同盟反目 也门将向何方
2012年2月27日,也门卸任总统萨利赫在首都萨那出席新总统哈迪的就职典礼。
大事记
2011年
也门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长期执政的萨利赫总统被迫下台。
2012年
也门在各方斡旋下完成总统选举,时任副总统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当选总统,萨利赫卸任并完成权力移交。
2014年
哈迪上台后,什叶派胡塞武装多次与支持哈迪政府的逊尼派武装发生冲突,并在冲突中与萨利赫结盟。9月,胡塞武装武力夺取首都萨那后,占领也门南部地区,迫使哈迪逃往沙特。
2015年
3月,沙特等国对胡塞武装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也门局势进一步动荡。
2016年
7月,胡塞武装与萨利赫领导的全国人民大会党组成“最高政治委员会”,后于同年10月成立所谓“救国政府”,与被国际社会认可、哈迪领导的政府分庭抗礼。
2017年
9月,胡塞武装宣布任命“军队指挥官”、“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和“财政部长”等要职。萨利赫随后发表声明,拒绝承认胡塞武装的单方面任命。对此胡塞武装威胁解除双方间的政治和军事联盟。
11月底,萨利赫支持者拒绝胡塞武装进入萨利赫清真寺庆祝第二天的伊斯兰教重大节日圣纪节。此后,支持萨利赫的共和国卫队和胡塞武装之间一直有零星交火。
12月2日,双方交火升级,萨利赫呼吁军队和民众反抗胡塞武装,并公开示好沙特。萨利赫的新立场得到沙特牵头的多国联军和哈迪支持。多国联军开始向萨那空投武器,支持萨利赫的武装力量对抗胡塞武装。联军战机4日还继续向胡塞武装在萨那的据点发起空中打击。
也门前总统萨利赫身边的一名高级官员4日向记者证实,萨利赫当天被胡塞武装打死。
该官员说,萨利赫及其领导的全国人民大会党副总书记阿瓦迪当天在逃离首都萨那的路上被胡塞武装打死,当时两人正试图前往政府军控制的马里卜省。该官员向记者证实,萨利赫的侄子塔里克和全国人民大会党总书记祖卡也在当天早些时候死亡。胡塞武装随后通过电视台播报了萨利赫被打死的消息,并展示了相关视频画面。当天早些时候,萨那居民称,看到胡塞武装攻占了萨利赫在市中心的一处住所,后将其炸毁。德新社报道,胡塞武装引爆炸弹前,运走了该住所内储存的武器弹药。
也门胡塞武装和支持前总统萨利赫的军队3日在首都萨那使馆区发生激战。
胡塞武装方面告诉记者,双方在使馆区交火,街上尸体随处可见,有100多人死亡,受伤人数更多。也门安全部门人士对记者说,伊朗驻也门大使馆遇袭起火,约20名伊朗使馆人员被困在大楼里。据也门媒体报道,使馆区临近胡塞武装控制的一处高地,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2日夜间曾对该高地进行了5次空袭,以此来支持萨利赫方面。
胡塞武装曾与支持萨利赫的武装力量于2014年底组成同盟,对抗哈迪领导的合法政府。不久前,萨利赫曾宣称放弃与胡塞武装的联盟,转而支持以沙特为首的联盟。
据也门观察人士分析,萨利赫的死将对沙特领导的联盟造成重大打击。现在,也门联合政府要么继续在也门进行长期的战争,要么做出妥协,把胡塞武装带到谈判桌上来。
同盟之间恩怨复杂
11月29日,萨利赫支持者拒绝胡塞武装进入也门最大的萨利赫清真寺庆祝次日的伊斯兰教重大节日圣纪节。此后,支持萨利赫的共和国卫队和胡塞武装之间一直有零星交火。12月2日,双方交火升级,直至3日在使馆区发生激战并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
虽然就本次冲突而言,胡塞武装与萨利赫是同盟反目,但回溯历史,双方原本就是敌对关系,只是在面对共同对手时才结成了同盟。
胡塞武装以其首任领导人侯赛因·胡塞得名,主要由什叶派民兵构成。侯赛因·胡塞2004年组织武装起义,反对当时的总统萨利赫,但同年在与萨利赫政府军的战斗中死亡。此后,双方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2011年也门国内发生政治动乱后,萨利赫被迫下台,原来的副总统哈迪次年成为新总统。萨利赫虽被迫下台,但仍有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希望重返政坛。而哈迪政府为削弱萨利赫的实力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导致两人矛盾激化。
与此同时,胡塞武装借也门新旧政权摩擦和哈迪政府政策失误的机会扩大势力范围,于2014年9月以武力夺取了首都萨那的控制权,此后与哈迪政府摩擦不断、兵戎相见。
面对哈迪政府这一共同对手,胡塞武装与萨利赫从2014年底开始相互接近并结成同盟。2015年3月,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对胡塞武装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支持萨利赫的军队也成为沙特打击的目标。这使得胡塞武装和萨利赫更加有必要携手合作。
不过,这一同盟在建立之初便被外界视为一次互相利用的合作。同盟成立后,双方在权力分配方面一直存在争议,胡塞武装多次尝试对萨利赫加以限制。今年9月,胡塞武装宣布任命“军队指挥官”、“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和“财政部长”等要职。萨利赫随后发表声明,拒绝承认胡塞武装的单方面任命。对此,胡塞武装威胁称解除同盟关系。此后,双方多次剑拔弩张,相互猜疑愈加严重,直至最近发展为军事冲突。
外部势力不断插手
分析人士指出,在胡塞武装、萨利赫势力以及哈迪领导的也门政府三方争斗的背后,是地区大国沙特和伊朗的博弈。沙特支持哈迪政府,伊朗支持胡塞武装,萨利赫则是为了重返政坛而在两者之间寻找机会。
有分析认为,萨利赫此番与胡塞武装决裂,除了有对胡塞武装的不信任外,很有可能还是因为与沙特达成了某些协议。沙特此前因深陷也门战争泥潭一直处于国内外舆论压力之下,也希望有这样一个机会使自己从战争中脱身。
4日凌晨,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向萨利赫军队空投武器和通讯设备。这是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首次向萨利赫武装力量提供援助。3日夜,曾经联手对抗也门政府的胡塞武装与支持前总统萨利赫的武装力量在萨那街头和周边地区展开激烈战斗,在沙特空袭的掩护下,支持萨利赫的武装力量在多个重要地区取得突破。
报道说,75岁的萨利赫在12月2日的一次讲话中曾表示,他已经准备好与也门联合政府一起翻开“新一页”,并称胡塞武装是“政变民兵”。胡塞武装指责萨利赫的这番言论,称他背叛了该组织。
萨利赫放弃与胡塞武装的联盟,使得沙特领导的联盟对胡塞武装有了新的优势,这可能会改变阿拉伯半岛国家的战争进程。
也门政治分析家塔米米认为,虽然把胡塞武装从萨那彻底清除绝非易事,但也并非全无可能。沙特方面能否为萨利赫提供足够的支持,将成为决定这场战争走向的关键。
不过,据也门观察人士分析,萨利赫的死将对沙特领导的联盟造成重大打击,这让沙特的“任何希望都破灭了”,胡塞武装已经摧毁一个强大的新对手。现在,也门联合政府要么继续在也门进行长期的战争,要么做出妥协,把胡塞武装带到谈判桌上。
也门当地记者拉德万·法里认为,胡塞武装经过长期经营已足够强大,并掌握了国家的大部分武装和资源。也门政治分析家塔米米认为,萨那城内的军事对抗不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因为这样会让双方都承受巨大损失。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