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首席记者高琳琳
实习生王 壮
虽然不能经常回老家探望,但是唐明念念不忘长辈和亲人的教诲,在外谦虚谨慎、与人为善。说起自己姓氏的故事,唐明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对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去祭祖的趣事记忆犹新。
探究姓氏起源
今年46岁的唐明是湖北人,多年前和妻子在市区定居。小时候,他常听爷爷说唐姓起源于黄帝轩辕氏远古时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唐姓家族和其他姓氏家族一样,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
上初中时,唐明偶尔翻看了爷爷放的家谱,上面记载着他们唐姓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过来的。元末,河南一带历经多年战乱,灾荒不断,所剩人口稀少,土地荒芜,在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激励中原人口”的诏令引导下,唐姓始祖携妻带子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来到湖北定居。
“我们家是书香世家,有许多人走上仕途。”唐明回忆,唐家始祖开始以农业起家,几世之后有了读书人。读书人考中了举人、秀才,走上仕途,做了官。唐家人世代祖训,读书为第一要事。无论再苦再难,父母也让他们几个完成学业,并且学有所长。
唐明说,在老家,唐姓家族的宗祠、墓地及唐姓族人分布在好几个村子里。据老辈人讲,部分族人迁到现在的河南,渐渐失去联系。
怀念儿时祭祖
作为家中的长子,小时候,唐明经常陪爷爷和父亲去祭祖。在宗亲的带领下,他们先买些祭祀物品,然后浩浩荡荡赶到宗祠和墓地。
村头的一片墓地有四五十个坟头,四周树木葱葱,还有许多墓碑。如果没有家人带领,唐明和小伙伴是不敢来的。摆好祭祀物品,点香放鞭炮,烧黄纸钱,大人们开始跪拜、祈祷,希望祖先庇佑,让家人健康、幸福。
唐明记得村庄不远处有几座山头形状如莲花,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十分壮观。墓地背靠大山,山上有树木,一条山泉从山上流下来,大家都说这里风水好,唐家人才能世代繁荣昌盛。
每次祭祖,唐明最喜欢磕完头后趁父辈们说话的空隙和堂兄弟们偷吃供品,有肉有水果。虽然每次都会挨一顿打,可那种快乐是无法言表的。“小时候家里不富裕,逢年过节才能吃些好吃的,每次我们都抢着陪爷爷祭祖。长辈们知道我们嘴馋,只是稍稍教育一下。”唐明说起此事,眼睛湿润了,因为爷爷和父亲都不在了,他更加怀念远在家乡的亲人。
传承家族文化
多年前,唐明曾陪父亲回乡祭祖。他小时候常听父亲讲起他们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过来的,但一直没回祖籍寻过亲,父亲很遗憾,常常在他面前说起此事。为了弥补遗憾,唐明的父亲参与修订族谱,做了不少贡献,而且每年祭祖都身体力行。
“无论你走多远,多少年不回家,见到亲人的那一刻,心里的激动是难以言表的。”唐明告诉记者,当时接他的是几个叔伯兄弟,一见面就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让他感动不已。回到家后,亲人畅谈了修建祖陵和修家谱的一些事情,晚饭由亲戚们安排。大家都很兴奋,频频举杯。千杯万盏道不尽众人的亲情,千言万语说不完唐家人的历史。
唐明说,这次寻根祭祖令他终身难忘,同时提醒他无论走到哪里,祖辈的家训和家风不能忘,同时警示后人传承家族文化,永不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