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记者 肖婷婷
在每天的饭桌上,有一句话大家肯定不陌生,那就是“趁热吃”。趁热吃,成了主人热情好客、长辈疼爱晚辈的情感表达。
其实,长期吃过烫的食物,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不利。对此,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天明表示,食物温度过高会损伤食道黏膜。 因此,在进食热气腾腾的食物时,最好“悠着点儿”。
不少市民爱吃烫食
“我的父亲爱吃烫的食物。”家住市白桥路的市民赵景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每天都用滚烫的水泡茶喝。此外,每次家里煮面食或汤粥时,他的父亲往往在汤碗还没上桌时,就开始喝锅里滚烫的汤。
“最近,看到朋友圈里说吃太烫的食物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我开始担心我爸的健康。我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回去要和父亲好好说说。”赵景说。
采访中,市民侯亮表示,他也有吃烫食的习惯。他说,自己特别爱吃汤汤水水的食物,而且一定要喝烫的,感觉这样才舒服。对于吃温度过高的食物是否会引起消化道疾病,侯亮也提出了疑问。
“趁热吃” 久了可致消化道肿瘤
市民周广平平常身体很硬朗,但最近,他老觉得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喉咙不适、有哽噎感。一开始他没有在意,但哽噎感越来越明显。他实在难以忍受,就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被确诊患上了食管癌。这个结果让周广平很意外。
医生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周广平有个几十年的习惯——吃东西一定要烫才感觉够味,爱喝热腾腾的功夫茶,生活中无辣不欢。
“在冬季,很多人偏爱热食,如火锅、麻辣烫等,习惯夹着滚烫的食物直接往嘴里送。这样一次两次消化道还可以承受,但长期如此,就可能患上消化道炎症甚至消化道肿瘤。”王天明说。
王天明介绍,长期进食过快、过粗、过烫,都可能反复灼伤或损伤食管黏膜,使其长期处于修复状态,从而产生癌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腔道和食道的温度为36.5℃~37.2℃,能耐受的高温为50℃~60℃。很多麻辣烫、火锅、热饮等温度远远超过60℃,过高的温度会刺激和伤害消化道,对人体的消化道黏膜造成损伤。
尽量别吃过烫的食物
“很多食管癌患者都有吃烫饭的习惯。”王天明介绍,“大多数人没有充分保护食道,有很多坏习惯,比如吃饭狼吞虎咽,喜食热烫、过硬食物,嗜烟酒,经常吃油炸、腌制类食品等。
怎样才算“烫”?王天明解释,如把食物吃下去后仍能感觉到烫,就已经在刺激和伤害食道了。“由于食道本身没有浆膜,上皮细胞一旦癌变,很容易恶化。所以不要吃过烫的食物,刚出锅的菜凉凉再吃,捞出的火锅菜放在盘里晾一会儿,刚沏好的茶不要贪图品热的快感。当食物温度降低至60℃以下时,对于食道的损伤会大大降低。”王天明说。
此外,经常吃宵夜也容易引发食管癌。王天明介绍,一些年轻人日常工作压力大,多在晚间与朋友小聚。晚上吃得过多,胃内不消化的食物会在入睡时返流,刺激食管,引发食管炎,继而导致食管癌。
消化道疾病多为“病从口入”,要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开启健康饮食和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