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高楼不能少了电梯
别只顾看房而忽略了“梯”
□周刊记者 胡江涛 侯岱君 文/图
我国《住宅设计规范》规定7层(含7层)以上楼房应设电梯。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的作用愈发凸显。在购买住宅时,“2梯4户”、“1梯2户”“梯户比”这样的词语会不时从销售方口中冒出。那么,究竟什么是梯户比,梯户比多少比较好呢?
高层住户的生活和电梯密不可分。
知识 梯户比
梯户比是指电梯数量和每层楼住户数量的比例。如果每层楼有2台电梯、4户住宅,则它的梯户比为2:4。梯户比越大,居民生活质量越高,居住起来越舒适。我国《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总层数在12层及以上的住宅,每单元设置的电梯不应少于2台。
梯户比可以分为低、中、高3类。低梯户比能达到3梯10户、4梯12户,甚至更低。一般这种情况常出现在小户型产品楼栋上,每层户数较多,户型一般小而不规则,房屋质量较差。中梯户比包括2梯4户、2梯6户、3梯8户等,主要以高层为主,在市场上最常见。高梯户比是指1梯2户、2梯2户、1梯1户,这种住宅一般以板楼或别墅的形式出现,住户生活方便舒适,楼栋占地面积较大,多为高端社区。
关注 梯户比影响诸多方面
电梯等待时间。对于购房者来说,梯户比越高,电梯等待时间越短。当一幢梯户比不高的楼房入住率仅20%的时候,业主可能还没有明显感觉。但是入住率高时,就会明显感到每次等电梯的时间很长。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这种体验会格外强烈。
公摊。电梯属于公摊面积,公摊面积越大,购房成本越高。在住户数、层数相同的情况下,电梯越多,公摊面积越大,所以,1梯1户的公摊一定大于2梯3户,而这会直接影响购房和物业费用。
户型。梯户比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住宅的户型,但会影响楼栋结构和户型布局。每层的住户越多,单套面积就会越小,且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布局。以目前市场主流的2梯4户为例,中间套的户型、景观、采光都会好于两边。
选择 综合考虑 量力而行
1梯1户,1层楼1台电梯1家住户,也就是通常说的“电梯入户”。这类楼栋的户型设计基本不受电梯影响,通透、采光都非常好,舒适性和个人私密性也是所有类型中最好的。每层住户不用和其他住户共享空间,能最大程度保护隐私,每次等待电梯的时间也会很短。当然,1梯1户的缺点也很明显:公摊面积大,房价会较高。
1梯2户,即1层1部电梯两家住户。这类楼栋的户型也很好。但和1梯1户相比,对隐私的保护性较差,等待电梯的时间较长。
2梯2户,即1层2户人家,两部电梯。这种类型的楼盘常为花园洋房,户型设计自由度非常大,采光通风效果都非常好。但缺点是公摊面积比较大。
2梯4户。1梯2户与2梯4户,看上去差不多,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1梯2户能户户通透,但2梯4户的房子只有边套可以做到南北通透。
2梯3户。这类楼盘一般采用“品”字布局,中间户一般会被“牺牲掉”。入户门位置可能会比较“非主流”,户型内部格局及通风采光效果通常都不如边套。
2梯6户或者3梯6户。这类低梯户比的楼栋受结构的限制,不仅难以保证住宅的通透性,户型布局也会“不走寻常路”。我们有时看到网络上传播的各种“奇葩”户型,往往就是低梯户比的住宅。
不同的梯户比,如何选择?首先还是要看自己的预算,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为。其次,如果不得不选择梯户比低的房子,要仔细比较同楼层中不同位置的房屋,综合采光、视野等直接影响舒适度的因素,认真比较后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