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承诺 一生守候
魏祖宽精心照顾病妻十四载
□晚报记者 袁敏 张丽丽 文/图
魏祖宽照顾患病妻子。
今年77岁的魏祖宽是驿城区胡庙乡周井村周庄人,因父辈的一句承诺,于1958年和邻村的廖桂英喜结连理。如今,他们已牵手走过半个多世纪。14年前,妻子因病卧床不起,魏祖宽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照顾。昨日,记者来到魏祖宽家中,聆听了他们夫妻相濡以沫的故事。
精心照顾患病妻子
当日中午11时许,记者和魏祖宽的二女儿魏云一起,来到魏祖宽位于周庄的家中时,魏祖宽正喂妻子吃刚温好的橘子。只见不大的房间里布置得温馨而舒适,廖桂英躺在特制的床上,一台打开的电暖扇正对着她。见记者一行到来,魏祖宽有些激动,将妻子安置好后,开始跟记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我老伴是2003年4月病倒的。此前,她就被风湿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困扰着。”提起妻子,魏祖宽的眼中充满柔情。他说,妻子跟着自己风风雨雨走过近60年的人生路,含辛茹苦抚养几个孩子长大成人。因此,再苦再累他也要把妻子照顾好,不让妻子受一点委屈。
魏祖宽说,妻子病倒前,他不怎么管家里的事情,洗衣做饭更是很少接触。妻子因病卧床不起,他才学会了洗衣做饭,还经常变着花样给妻子做好吃的。“那时候笨手笨脚,常常顾得上锅里顾不上灶火,整个厨房都弄得烟熏火燎的。”魏祖宽说,好在妻子不挑剔,才让他学会了更多。
天气越来越冷,魏祖宽起床后首先烧水给妻子洗脸,然后收拾屋子、开火做饭。他说,最近几年,自己的手抖得厉害,常常是盛一勺饭抖洒半勺。正是他不离不弃悉心照料,才让患病14年的廖桂英生活得很好,不仅没有生过褥疮,而且精神状态不错。
“有时候我想,父亲要有多大的耐心和爱意,才能把母亲照顾得如此好。”魏云说,她父亲曾经做过3次手术,自己还需要人照顾,但硬是坚持独立生活,为瘫痪的母亲撑起一片天。在母亲患病的14年里,父亲想法让艰难的日子充满笑声。左邻右舍只要说起她的父亲,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年华逝去爱情不老
“是什么支撑着你,照顾患病在床的妻子那么多年?”面对记者的提问,魏祖宽沉思了一会回答:“是一句承诺。”原来,廖桂英比魏祖宽大3岁,两人从小就定下娃娃亲。后来,很多人见廖桂英知书达理,便让媒人上门提亲,却被廖桂英的父亲一一回绝,给出的理由是“既然定了娃娃亲,就不能反悔”。
魏祖宽说,小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和廖桂英定了娃娃亲。由于两个人住得比较近,经常能看到她从村子后面经过去上学。长大后,他对父母给自己定的这门娃娃亲很满意,结婚后对妻子非常体贴。两人婚后共育有6个孩子,再加上5位年迈的老人都得依靠他们夫妻俩养活,日子的清苦让魏祖宽对妻子心中有愧。
“年轻的时候她太辛苦了,如今我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算是对她的一点儿补偿吧!”魏祖宽说,妻子瘫痪这么多年,他始终坚持单独住,一个人照顾妻子,从来不给孩子们增添一点儿负担。几个孩子对他们老两口也非常孝顺,屋里的空调、电暖扇等都是孩子们添置的。
魏云说,母亲身体不好,在最艰难的时候,是父亲撑起这个家,既要为母亲治病,又要照顾6个孩子。常常是别人还沉睡着,父亲就已经起床磨面。天将黎明时,父亲就已经准备好孩子们一天的食物。因而,在孩子们的眼中,父亲是一座高山,有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作为丈夫,父亲是母亲的天,用自己的臂膀扛起一切困难。作为父亲,他是一面旗帜,给子女做出榜样。”魏云说,如今,在母亲长期患病在床的情况下,子女能够安心工作、生活,是因为有父亲这样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