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锋
我的爸妈如今都60多岁了,还在一起研读诗书。
爸妈年轻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一次爸去姨姥家,小表姑把闺蜜介绍给他,这个闺蜜就是我妈。
老爸说老妈少女时代可漂亮了,鸭蛋脸、高鼻梁、柳叶眉,一双眼睛会说话,两条辫子泛柔光,皮肤白皙、身材苗条、模样羞涩,咋看咋满意。老妈却说老爸那时个子不高,人又瘦弱,长得一点儿也不起眼,没想到会鬼使神差地爱上他。
老妈那时是乡里的才女,在学校当民师,能背诵不少毛主席的诗词,激情来了还能动笔写几句。老妈和老爸见面时,老爸送给她一本笔记本,是王实甫《西厢记》的手抄本,字迹娟秀。谈到内容,老爸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一下子便迷住了老妈。她顾不上羞涩,拿出自己手捧红宝书的玉照赠与老爸。老妈说,就图你爸一肚子学问,才不顾家人的反对,铁了心嫁给他。
老爸很爱老妈。1985年,老妈得了慢性肝炎,家里没钱治。老爸正在驻马店教育学院进修,逛书店买一本《肝病治验》。回来后,老爸按方抓药,周末借车骑行百余里,送药回家。这样坚持了一年多,直到老妈痊愈。
老妈更爱老爸。为了让我爸安心工作,已拿到中师文凭的她,主动辞去民师工作,当起了家庭主妇,一干就是30多年,给公婆养老送终,替兄弟成家立业,为子女无私奉献,从无怨言。老爸说,他能够在工作之余写出100多万字的文章,发表1000多首诗歌,著有7部诗文集,我老妈应居头功。
由于志趣相投,婚后的爸妈,生活虽然清苦且多磨难,却充满了恩爱和幸福。在我的记忆里,爸妈从没生过气,小小庭院时常被他们爽朗欢乐的笑声充满,惹得邻舍惊羡不已。我和妹妹就在爸妈读书、写字、谈诗论文的浓郁氛围中长大。受爸妈的熏陶,我俩也喜爱诗文,相继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爸姓张,妈姓张,加上我和妹妹,我家的书房被老爸命名为“四张居”。我们一家人合著的《四张居诗词三百首》,由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被国内诗友山城子誉为“中华诗词第一家”。
从西厢记到“四张居”,老爸老妈开启了我家书香温润的一代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