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王莹 文/图
常有人说:“长寿的秘诀是简单。”实践也证明,简单的人最具幸福感。但是真正做到简单并不那么容易,我们身边很多老人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对现实生活不太满足,对闲杂之事放不下等一些忧虑,心里装着事儿,思想有包袱,就“简单”不起来了,快乐和幸福就要大打折扣。如何做一个“简单”的老人,或许,你可以从下面这位97岁老人的身上找到答案。
许莲荣给老人剪指甲。
不去多想就是忘
今年的农历8月28日是徐孙氏的97岁生日,这天,她所有子孙从天南海北赶过来给老人祝寿。老人穿着孩子们买的新衣服,吃着插满蜡烛的蛋糕和可口的饭菜,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老人觉得自己一生了无遗憾。是啊,有什么比儿孙孝敬更值得回味呢?
徐孙氏的老家在信阳市的一个村庄,一生育有5个子女,87岁的老伴去世后,孩子们开始一替一年照顾她。市团结路与骏马路交叉口往东100米路南许莲荣诊所是徐孙氏最小的女儿、50岁的许莲荣经营的。这里,是徐孙氏这一年的住所。10月20日早晨,诊所的门开着,一个病人正在输液,许莲荣和老人坐在一起,老人像个听话的孩子,目光柔软地看着女儿给她剪手指甲。
“在母亲近百年的沧桑中,她在人生的道路受尽折磨,可她的心态始终是平和的。不管生活如何坎坷,她始终与人为善,以苦为乐。我奶奶在家里说话一言九鼎,我父亲脾气火爆。小时候,听人说,我母亲把我三姐生在了路上,奶奶说不吉利,就不让母亲进家门。可怜的母亲只好在野地里用玉米秆搭个小棚子,带着三姐住到满月才进家。”许莲荣感慨母亲这一辈子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苦,说话间心疼地落下了眼泪。
“孩子,咱别提那不高兴的事,你看,现在你们都对我那么好,我开心还来不及哩。”看到女儿落泪,老人赶紧安慰。
记者发现老人思维敏捷、毫不迟缓。不仅如此,许莲荣还告诉记者,老人身心健康,耳聪目明,起居正常,满头灰发里没有一丝白发,至今可以穿针引线、缝补衣服。
老人遇到不开心的事不去想,是一种理智,更是一种自我关照的行为。是啊,忘掉不高兴的往事,忘掉一切不该记着的事。“忘”可以是不想,也可以是对这些消极想法的自我化解。总之,心里想的事少了,自然就简单、轻松了许多。
与世无争就是淡
老人年轻时家境贫寒,干农活、做家务、吃苦耐劳。进入耄耋之年,仍然闲不住。“母亲和父亲同岁,父亲没有离开我们以前,老两口一直在乡下的老家单独生活。虽然老了,干不动了,但他们一刻也不愿意闲着,农忙的时候去田里捡稻穗,农闲的时候就去路边卖茶水,我们有时候接他们过来住,没有多长时间就嚷嚷着要回家,说是给我们添了麻烦。子孙们谁回去看望或者谁不回去看望,他们从不介意。孩子们回去看望他们,他们总笑脸相迎,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分享,走的时候也会送得很远。不回去看望他们,他们就牵挂着,担心你工作累,照顾不好自己。”许莲荣告诉记者,父母从来没有主动向孩子们要东西,哪怕是一件好看的衣服或者一碗好吃的饭菜,孩子们给予他们什么,他们都觉得是最好的。
“两个荷包蛋,加点红糖就是母亲每日的早餐。母亲现在一颗牙齿也没有了,饮食以软烂为主,她喜欢喝汤水,喜欢吃软烂的面条,就算盛有荷包蛋的清水也要搅些面糊才好。母亲没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她的生活规律和我们一样,我们什么时候睡,她就什么时候睡;我们什么时候吃饭,她也什么时候吃饭。母亲像极了一个听话的孩子,从来不搞特殊,从来不要求,从来不找麻烦,有时候,我问她想吃什么,她总是回答‘做啥吃啥,啥都中’。母亲吃饭没有掉过饭渣,偶尔剩下的姜片、辣椒也不乱扔,总是规矩地放在碗底。母亲很讲卫生,能自己做的事情从来不麻烦别人,总是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她的床铺上永远都铺得板板正正,一根头发丝都找不到。母亲心态平和,从未与人红过脸、拌过嘴,更不会在背地里说别人坏话。”许莲荣说,老人在思想上淡化物欲,行为上克制贪念,是真正的淡泊名利,她豁达大度宽容别人的不足,始终保持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心地宽,放得下,就容易简单、知足。”这是老人教育子女的话,也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老人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老人淡然处之身边所有事情,心里没有是是非非,心态自然也就简单、平和了许多。
感恩生活就是夸
许莲荣的丈夫胡安民是个医生,老人84岁那年做了胆囊摘除手术,主刀的医生就是胡安民,做完手术到现在,经过了13年,老人的身体状况依然很好,老人打心眼里感激女婿,老人认为,是女婿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
“女婿给我倒尿罐,给我洗脚,从来没有对我大声说过话,有个头疼发热的就赶紧给我用药,把我照顾得很好,就算是亲儿子,能这样对我也是不错的了。”提起自己的女婿,老人遂夸奖起来。
老人不但夸奖女婿,还夸奖女儿,夸奖子孙,夸奖曾经和她相处过的每一个人。她始终认为,没有大家对她如此真心实意,她是断然活不到如今这个岁数的。
“母亲手巧,至今还能穿针引线。家里谁的衣服挂破个洞,袜子抽了丝,只要她看见了,你不吭,她都给你缝补得平平整整。母亲最喜欢听天气预报,她总会提醒我们加减衣服。我女儿在上高中,有时放学回来得晚,我们等孩子,母亲也不睡,和我们一起等。我们让她先睡,她却说‘孩子还没回来哩,急啥!’前几年,父亲去世,她经一段悲痛后,很快就调理好心态,乐观面对人生。有时我会问她想父亲不,她告诉我,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活着的人只有乐观地生活,才能让逝者安息,才能让孩子们不牵挂。”许莲荣说,老人感恩生命里每一位亲人,也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回馈着孩子。
老人用一辈子积累的经验和阅历告诉我们,去掉一些虚伪和不实的东西,简单做人,轻装度日,心淡定、享清福。
采访札记
做个简单的老人
□王莹
人老是自然规律,但幸福不分性别年龄,不分高贵和卑微。老年人的幸福就是对欢愉生活的追忆,以及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凡是进入老年时期的人,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几十载的劳苦艰辛,人间的酸甜苦辣,都已饱尝过了。如何让布衣温暖胜似锦、粗茶淡饭更清香,97岁的徐孙氏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
从古至今,关于胸怀大度遇事不钻牛角尖的格言、俗语多得数不清,如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硬驽弦先断,钢刀口易伤;吃些亏原无碍,让他几分又何妨;无益语言休着口,伤人自尊不可为;宁可让一句,不可不饶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人气我我不气,我的心中有主意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格言、俗语虽然很多,但说的是一个意思,就是为人要心宽,不必为点小事而争起没完,伤人伤己。
古人早就告诫人们遇事要忍,宰相肚里能撑船,能忍者品自高。这句话无外乎两层意思:一是胸怀大度,肚子里都能撑条船;二是说能忍,不为小事,不为非原则问题斤斤计较。可见,“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做到的,要有相当高的修养,有一定的美德才能办到。
“母亲勤劳善良、艰苦朴素的优良品格,宽厚待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处世之道就是无尽的财富,让我们一生享受不尽。”采访后,胡安民再次与记者取得联系,他一再强调,徐孙氏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还是一位优秀的仁者,他衷心祝愿母亲健康长寿、笑口长开。
生命赋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没有来生,这是命运对我们的苛刻安排,也是人生对我们无情的挑战。徐孙氏把所有的热情和努力都倾注到今生今世,她活得安然,活得与世无争,活得幸福快乐。希望看到此篇文章的老人们也能够像徐孙氏一样抓住今生今世,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