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山东怀念先祖
驻马店市民寻找杨氏宗亲
希望大家提供线索
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文/图
本报讯 作为杨氏后人,杨星旭一直在关注家族的相关事宜,传承姓氏文化。虽然知道自己祖籍山东,但一直没能和老家的宗亲取得联系。昨日,杨星旭向本报记者寻求帮助,希望能联系到山东的杨氏宗亲。
发扬姓氏文化
昨日上午,记者在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见到了杨星旭。他拿出一本1994年编写的《杨氏族谱》说,这上面记载了他们这支杨氏后人的迁移和繁衍。
记者在这本族谱上看到,杨姓的始祖为兴国公。明万历四年,兴国公16岁自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瓦子坡迁居邓东白蕉扒(今俗称杨关爷庙),开设了四知隆京货铺,娶王氏生育4子,长子朴旺、次子朴棫、三子朴德、四子朴卓。分家后,兴国公与四子回山东老家,其他子孙徙居新铺、杆德居堤南(今杨普德营)。
杨星旭说,由于历史等原因,杨氏朴德公的后嗣十三世孙将原始的《杨氏族谱》遗失。为了永怀先世,传承后人,寻根究底,1991年的春天,十七世孙存忠重新誊写了《杨氏族谱》。3年后,十六世孙杨道文、杨道甲重修族谱,众多杨氏后人参与其中。
曾回祖籍探寻
杨星旭说,他的老家在南阳邓州,当地的杨氏后人都是按字排辈的:先、延、世、如、泰,铭、德、基、宣、道,存、省、允、裕、泽,学、修、升、赞、熙,远、谋、思、克、述,渊、泉、福、庆、集。因为遗失了原来的版本,所以这些字不太全。
“我在新疆定居的爷爷杨道华当年曾在一个朋友的带领下去过山东老家,但是现在爷爷因病不记得当年的事了,与祖籍的杨氏宗亲无法取得联系。”杨星旭说,当年杨道华在上海认识了一个老家在山东济南的朋友赵立志,听说杨道华的祖籍在山东济南历城县,赵立志称知道那里有许多杨家后人,带其回老家认祖。
杨星旭回忆,在赵立志的带领下,杨道华来到历城县瓦子坡,和当地的杨氏后人认了亲,还在祠堂认祖归宗。事后,杨道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南阳老家的亲人。大家都非常高兴,、商议着有空一起回去祭祖。
虽然和其他杨氏宗亲取得了联系,但由于杨道华生病无法回忆起当年之事,加之远在新疆,所以在河南的亲人难以联系上祖籍的杨氏后人。
寻找杨氏亲人
“我在教育部门工作,家乡的亲人和长辈便委托我寻找老家的亲人。”杨星旭说,他先查询了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瓦子坡,但一直没有瓦子坡的相关信息,最后查找历城县,只查出18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瓦子坡可能是该县的一个村庄,可能早就改名字了才查不到。
后来,杨星旭与山东家谱协会的会长杨宗佑联系,并寄去了他们的族谱,希望能找到当地的亲人,但至今没有结果。
杨星旭称,杨氏家族世代相传,赤胆忠心,尽忠报国,“一门忠烈杨家将”的故事海内外华人家喻户晓、人尽皆知。杨家后人都会秉承先辈遗愿,传承姓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因为承载着众多亲人的托付,杨星旭一直在为寻找祖籍的亲人而努力。
杨星旭说,他的祖籍在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瓦子坡,希望杨氏后人、各位宗亲看到后与其联系,让他们早日认祖归宗,亲人们早日团聚。如果哪位热心市民提供线索,请及时与杨星旭(电话:13639817065)联系。
(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